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4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水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2:5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透着灵性的枝桠撑起一顶庞大的树冠,汲日月之精华,融阴阳之真气,自由自在,生机蓬勃,庇护着一座座村寨,护佑着一方方村民。
  

  出差下乡,车子在乡间公路上颠簸。忽的,一株高大的树影掠过车窗,回头望去,原来是棵大槐树。遒劲的树干支撑着庞大的树冠荫蔽着村口的古井,那一串串白色的槐花如风铃般在风中摇曳。倘若按阴阳先生的指点,应是美其名曰“风水树”。
  江南的每个村子都会有这样的“风水树”,也不是什么名贵树种,常见的有槐树、枫树、樟树、榕树等。充足的阳光,多雨温润的气候使之根深叶茂,充满生机。那透着灵性的枝桠撑起一顶庞大的树冠,汲日月之精华,融阴阳之真气,自由自在,生机蓬勃,庇护着一座座村寨,护佑着一方方村民。
  香港作家黄河浪笔下的《故乡的榕树》应该就是他们家乡的风水树。夏日里,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抗拒着迫人的酷热,洒落一地的阴凉,劳苦而纯朴的乡亲们因为有了榕树的庇护才得以透一口气,获得一丝安慰和满足。夏夜,孩子们在榕树下的桥头酣睡,而早晨醒来,感到凉飕飕的寒意,才发现枕头掉到溪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乱石滩上……滑稽惬意之情让人难忘。
  家乡方达村也是有风水树的,那是连在一起的几株香樟,排在村头的门口塘边。村民们遵循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自然原则,上塘饮牛,下塘洗衣,和谐而自在。每天早晨,小伙伴们背着书包,绕过塘埂,去离村不远的小学上课;傍晚,我们又一路打闹着回家,此时,广播喇叭里正传来悦耳的旋律;村子里家家户户已升起袅袅炊烟。远远地望见塘边樟树下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夕阳下,微风吹动她鬓角的白发,那是年迈的奶奶正在等我放学……
  长大后,游历了许多风景名胜,我发现名胜古迹也不乏风水树的身影。最著名的当数陕西桥山黄帝陵的“轩辕柏”。说来也怪,黄帝陵周边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一派荒芜的景象,许是真得了风水的眷顾,惟独桥山上一片松苍柏翠,郁郁青青。这株相传为轩辕皇帝亲手所植的柏树,历经千载而依旧生机勃勃。几人合抱的伟岸身躯,撑起苍劲的柏树枝直插云宵,傲然挺立于“人文初祖庙”前,成为古老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维系着海内外无数炎黄子孙的血脉。难怪2006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对大陆的“融冰之旅”首站即选择黄帝陵祭祖,以表达海峡两岸中国人同一血脉、同一源头,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
  作为明清两代都城的紫禁城里,是没有一棵树的。大概是真龙天子为避“城中有木即为‘困’”之讳。然而,明朝末代皇帝崇桢却在无奈之下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大明王朝的气数一起交付给了景山上的一棵歪脖树,真是对明太祖开创大明300年基业的一个莫大讽刺。
  而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前的那两株满身斑驳、古朴而雄浑的油松,树干粗壮、虬枝盘曲,很有几分霸气。这也许就是当年康熙帝扬鞭策马,追逐神兔所寻到风水宝地的标志吧。但经过康雍乾三朝的兴盛之后,热河行宫终于未能留住大清帝国的繁华。热闹不再,只能遥望着一个王朝逝去的背影。
  电影《英雄》中,那在胡杨林间飞舞的剑客,是否也沉醉于落英缤纷的胡杨林中呢?胡杨,被誉为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的神树,的确是荒芜沙漠中的风水树。难怪《英雄》的场记记录这样一个花絮:当所有的场景拍完之后,导演带着摄制组在胡杨林前驻足,足足等待了4个多小时,就为了拍摄一片胡杨树叶从枝头随风飘下的镜头。我想,当那片金黄色的树叶如蝴蝶般随风缓缓飘落时,定是拨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弦。
  其实,让我折服的还有“风水树”顽强的生命力。1998年,在那场席卷江南的洪水中,对于瘦小而倔强的江珊而言,维系她生命的“风水树”恰是一棵并不雄伟也无风姿的普通意杨,它唯一的特点就是高挺,所以才能在洪水肆虐时,把洪水抛在腰下,为求生的生灵提供一个栖身之所。
  两年前去宁夏旅游,银川坝上一带一改周边地区茫茫戈壁的荒芜景象,而让人领略到了“塞上江南”的风采。随行的导游告诉我们,这全得益于“三北防护林”的保护。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这块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的原因,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十分严重。而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如今,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有了很大改善,在国际上还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
  说到这儿,也就不难解释前面提到的“黄帝陵”桥山之上为何风景这边独好了。因为历代帝王都会对“黄帝陵”进行祭拜,先民们出于对皇权的敬畏,对山上的树木定是看护有加,奉若神灵。直到现在,当地老百姓还有在“轩辕柏”上拴红线祈福的风俗。由于愈是看护得好,林木愈是葱茏,因此形成了良性循环。而周边的山头可就没有这般幸运了,乱砍滥伐的直接后果就是水土大量流失,形成千万条沟沟壑壑。
  所以,爱护“防风保水”之树才是真正减轻灾害之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6-26 15:44 , Processed in 0.115771 second(s), 18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