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2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清神台到辛庄村(杨素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4 14:34: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保岱东北8里处的辛庄子,在元朝之前名清神台,一说是后人祭祀尧舜的神台,一说是尧舜祭神灵的神台。
    关于清神台,古志书记载的有1983年《涿鹿县地名资料汇编》:“辛庄子,秦代建村,因为此地原有祭祀尧舜的神台,建村后得名清神台,神台被兵贲所毁,改村名为辛庄,意为不靠祈神吃饭而靠辛勤劳动维持生涯。有诗为证:‘神台无神来,勿如依手开,朝夕勤耕耘,洞宾自然来。’”
   《西汉时代上谷郡》(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区域图上,涿鹿部分上谷郡潘县北标有清神台。《辽宋时代西京道奉圣州》(960年至1127年)仍标有清神台,《元朝时代中书省上都路奉圣州》(1271年至1368年)清神台改辛庄子。既然秦朝建村时就有了神台,神台的设立应该比秦朝还早,至于神台在什么年代立,就是一个谜了。
  清神台在保岱古城东北,窑子头与四顷梁村东北保宁山下,西面历山,北临(三点水加一个纍字)水,南向舜都,东南对桥山。是方圆百里内一块视野最阔远的平地。神台是一块长方形巨石,一半埋在土中,一半露出地面,露出地面的长约6尺,宽5尺,高2尺,约现在的乒乓球台大。古人在此设祭台,在祭台上摆上供品,面向四方跪拜先祖与天地万物。所以“清神台”大概原为“请神台”。
  舜之前的炎黄时期,历代帝王的祭祖活动就成为国家的重要大典。其中有多种祭祀形式,比如“禘”、“袷”、“祖”、“郊”、“宗”。禘:古代帝王举行的一种定期祭祀大典。袷:古代在太庙中合祭祖先。祖:忌日时在家庙里祭祀。郊:四季在野外祭祀。宗:帝王与诸候在庙里祭祀祖宗。史书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喾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即舜的后代有虞氏定期举行大典祭祀老祖宗轩辕黄帝,在祖庙里随时随地祭祀祖宗颛顼,一年四季在郊外祭祀上上代帝王唐尧,同族人在宗庙里一起祭祀上代帝王虞舜。上古时人们按先人与他们亲疏远近决定祭祀形式。夏朝后人记恨尧与舜因为治水不利而杀了大禹的父亲鲧,所以就不祭尧舜而在郊外祭鲧。夏后氏的这种局限性,导致先进的禅让制结束,封建世袭制开始。
  因为舜非常注重孝道与礼仪,在祭祀供品中增加了食物,除了祭先人与天地外,还添加了祭祀大自然与有灵的万物。明朝张岱的《夜航船》记载:“舜始制郊祀配食。”“舜制五郊,祭五方天地迎气。”“舜制秩,祭四岳五渎。”“舜祭四方万物。”舜不仅在郊祭时配上了食物,而且还要祭东南西北中五方天地,与高山大河、世间万物。
  舜时人们畏惧大自然,相信天人合一,一切都在上天的掌控中。人必须遵从天地的变化生发,适时耕种收割,不违背天时,不越过地利,不挠乱人事。除了行天子职,舜每五年一次上泰山封禅,祈求风调雨顺。平时在野外摆供品祭天地,祭四方,祭山河,祭万物。郊祭时,他选择了离家8里处的开阔地带,设祭台祭祀。把供品摆在祭台上,朝四面跪拜叩头,请求神灵的护佑。这是舜继承伏羲氏与轩辕黄帝的大道发展而来的道德思想体系起源,也是华夏民族文化与哲学的起源。即遵天道,级人伦,分尊卑,敬万物。所以,笔者认为清神台始于舜帝郊祭时摆放供品与食物的大石桌。
  舜祭祀天地、山河、四方、万物的传统一代代沿袭了下来。后人也学着舜的虔恭与卑微,在各地举行郊祭祖先、天地、山川、万物。形制也不断有所增益与改变,有了歌与舞。到了汉代郊祀时有《郊祀歌》。比如歌唱轩辕黄帝的《歌黄帝》这样唱道:

  “帝临中坛,四方承宇。绳绳意变,各得其所。
  清和六合,制数以五。海内兴安,兴文偃武。
  后土富媪,昭明三光。穆穆优游,嘉服上黄。”

  此时,人们已把炎黄尧舜等上古帝王奉为神灵。
  尧与舜去世后,舜的故乡与都城及所有虞氏后人们在神台旁开始在此祭祀尧舜。
  有了请神台,方圆百里的人们都来郊祀。在秦朝时,渐渐形成了村庄,仍名清神台。到了元朝村名改辛庄子。明清时,保安州辖涿鹿、怀来、蔚县,面积甚广,地理位置重要,物产丰富,是京畿锁钥。后金与女真族不远千里绕道来攻打保安州,杀伤人无数,抢走了许多财产,大火烧了十多天,人们只顾四处逃难,停止了郊祀。但是辛庄子与附近村庄的人依旧十分畏惧这方神台,一直把神台保存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辛庄村在清神台南面,那时神台还在。
  据辛庄七十多岁的老人们回忆,神台在村北旧小学校院内,边上原有一株大榆树,两人合抱不住。神台之护法神非常灵验。人们家有了病病灾灾,就在石头上上香,摆供品跪拜,祈求神灵护佑,都能安然无恙地过去。他们小时候念书时,不懂得这块巨石的历害,爬上去玩,结果凡上石头的孩子都会重重跌下来,呼吸急促,休克,上不来气,命在旦夕。后来,孩子们都不敢走近神台。还有人说,他们在学校上晚自习时,神台护法神会撕破窗纸往里看,吓得孩子们都不敢走路。再后来,学校改建,旧校址上盖上了民居,神台被埋在地下。据村人说,在这儿盖房的人家住的非常不安稳,几十年后才渐渐平定下来。
  后人只看到神台迷信的一面,忘却了上古时虞舜帝敬畏天地万物的一面。因为这种对于道德规则的忘却,对于天人合一的蔑视,才有了政府的昏馈与世道的变乱,有了世风日下与对地球资源的一轮轮戮掠与涂炭,有了对山河的大不敬与肆意破坏。后辈人上山砍伐树木建屋造宇,桑干河畔的村庄越来越密集,树木与动物禽鸟类却越来越稀少。汉朝时整个华夏只有人口五千万,明朝时也只有一亿五千万,而到了1957年就猛增到六亿,30年添了五个亿。明景泰年间,保安州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地震后以又生了一次瘟疫,死人无数,人烟稀少。朝庭从山西、山东与湖广移来2300户人,在桑干河两岸建起28个新村堡。这么多人要吃要穿要住,都要向地球索取啊。尚且,俗世人们有了钱先盖房建屋,一处处地扩展,一遍遍地翻新,森林与耕地、河流便在这种繁衍中悄悄减少并消失殆尽。
  如今,大概只有深山老林中的少数民族还在祭水祭树祭稼禾祭天地万物,比如哈尼人二月杀猪祭龙树,布依族人杀鸡祭水……他们崇拜大自然,把蓝天白云山河花木绘在衣饰上,把祖先的创造承接下来,他们感谢大自然的养育之恩。而大城市里的文明人似乎根本无视天地,没有了任何畏惧,短短几年时间就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尝了个遍,现代人最大的信仰就是“吃”。科学家统计,现在地球每天有200种热带物种消失,每年有两万种物种消失,照这个速度,即使现在还有两千万种物种,一千年后也将全部消失。现代人与古代相比,不知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不管人类变得聪明了还是愚蠢了,等物种全部消失的那一天,也就到了人类的末日。
  辛庄村在桑干河南岸不远处,从古(三点水加一个纍字)水(桑干河)分支窑头河,辛庄人称西大河,从村西经过,又汇进桑干河。从桑干河引潜的七一大渠从村西南流过,一路奔向椿树沟。早年间村中只有一条东西向的街,名礼街,纪念先人们在郊外叩拜天地的庄重礼仪。礼街所有的房屋都是结实的松木门窗,因为那时小西山(保宁山,西南为历山)上有密密的竹林与松林,林中有老虎等猛兽,经常出来伤人。为防猛兽伤人,人们都砍了松树与竹林做门窗。渐渐把松树与竹林砍光了,破坏了原始植被,再也留不住雨水,历山变成了秃山。
  辛庄建村后缺水。光绪年间有村里王、宋、包、支、霍、传、朱七家合资打井,西山上一个僧人知道了也掺了一股,打出第一眼井,井边设有饮牲口的石槽。井北挖了个百米大麻湖,积蓄人们打水时流溢出来的水。由于出了资,山上寺院僧人也下来取水吃。当年,辛庄村的戏台是方圆百里最大的戏台,村剧团也很有名,服装行头齐全。旧戏台就在礼街南,台口正对着礼街,对着清神台。
  从保岱古城到辛庄,有一条古道。人称辛庄道。而不是称路。在古城中,称道的还有舜道,其它与别处交通的都称路,如水沟路、窑头路、甘庄路等。所以,古清神台今辛庄村,也是舜乡堡的一个见证,是舜都的一部分外诞,是舜文化的一处珍贵遗址,是舜敬天地尊先人崇自然的一个传奇,是舜厚德载物美好品性的一个诠释。
  从清神台到辛庄子,一个炎黄子孙及尧舜后人不能忘却与忽视的地方,也是研究舜文化时不能空缺的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11-22 20:36 , Processed in 0.137805 second(s), 18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