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夏天,毛主席去外地视察,陈毅利用这个机会,在中南海游泳池设宴招待古巴外长劳尔•罗亚•加西亚一行。在宴会上,宾主刚刚入座,陈毅就站起来举杯宣称:“此处是毛主席办公、看书和休息的地方,今天我在这里招待你们,是由衷地表示对古巴人民和你们的尊敬及欢迎。”此话一出,外交礼节的分量立刻加重了,客人听闻,个个欣喜异常。宴会结束后,陈毅送别客人回来提出:“现在我不走,要在毛主席床上睡个午觉。”我听了,先是一惊,但很快冷静下来,请他先在沙发上休息,喝茶,赶忙前去准备。
在整理床铺时,我心里直打鼓,深感此事很怪!是他酒喝多了?还是想留个纪念?本来在主席办公、看书的阳光室宴请外宾,已属意外之举,又要在毛主席床上睡午觉,真有点离谱,要是让毛主席知道了,会怎么想?会笑话他吗?看来这种超出常规的举动,也只有陈毅做得出来。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他从卧室里出来。我问道:“陈副总理,您睡好了吗?”他说:“还行,睡着了,但睡的不踏实,感觉周围潮气很重,恐怕是室内游泳池的水和整个房子临近中南海大水面的缘故吧”。接着他活动活动四肢,转身又说:“主席睡的木板床这么硬旧,行吗?你们怎么也不给他换一换啊?”
我答道:“主席睡惯了,不让换,他喜欢在床头把枕头垫得高高的,半躬半坐着看书,因为身高体重,常常会顺势下滑,有时精力过于集中或临时睡着了,双脚要舒坦伸直。就会从床尾的栏杆之间蹭出来,要是翻身动作大了,脚就被卡住,弄疼了,也不怪谁,自己忍着。就这样,也不许我们为他换一张新床。”陈毅听了,又进去细致观察了床尾栏杆与栏杆之间的空隙,不无感叹地说:“主席就是主席,谁也比不了。”
毛主席一生节俭。毛主席的睡衣是一件棉织品,他特别喜欢。整整用了20年。睡衣破了补,补了又破,反复多次,最后工作人员觉得实在太旧了,就要求换一件新的,但毛主席不同意。他说:“习惯了,还是这件补丁叠补丁的好穿。”这件睡衣到1971年“退役”时,已经补了73个补丁。有一双从建国时开始穿的皮拖鞋,也是毛主席的心爱之物。毛主席到哪里都喜欢带着它。 1965年在长沙,身边工作人员看到这双拖鞋破得实在不能再用了,就劝毛主席换一双新的。他仍坚持补一补。鞋匠一看就给扔到了地上,不肯修。经反复请求,人家才勉强接了活儿。
还有一次,也是在长沙,当毛主席休息的时候,工作人员把这双皮拖鞋拿到阳台上去晒,结果用时却找不到了。后经询问才知道,原来是值勤人员巡逻时,觉得这样破的拖鞋放在毛主席的房间附近不太雅观,就拿走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工作人员赶紧找回来,送给毛主席继续穿。知道这些,毛主席为何27年不肯换睡床的个中缘由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
周恩来:跟蒋介石斗我们都不行 只有毛主席行!
毛泽东与周恩来,向来被誉为中国近百年来的最佳搭档。周恩来对毛泽东不遗余力的支持,早在红军长征时期就开始了,甚至可以说,在共和国元勋中,周恩来最早发现了毛泽东的帅才,并倾尽全力去辅佐他。早在红军准备长征之前,毛泽东就曾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准备留下来,坚持苏区的建设。这封信送给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负责人博古。博古这个人我以前介绍过,中共历史上最年轻的总书记,当时年仅24岁,不过这是王明在背后操纵的,博古这个人就是个书生,革命理想很远大,理论水平也不错,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性格上也不是那种很霸气的类型,很容易被人左右。
博古看到这封信时,感觉这是大事,自己不敢拿主意,于是就去告诉了周恩来。
周恩来看完信,一下子就急了:我们为什么被迫长征?就是因为没有听毛泽东的话,把他孤立起来了,中国革命要想胜利,绝不能再让毛泽东离开了!于是,立刻让警卫员备马,连夜骑马赶到了毛泽东的住处,力劝毛泽东一起长征。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挽救了红军,也挽救了中国的命运。接下来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博古也被撤销了中共最高领导职务,并重新树立了毛泽东的实际领导地位。
对于这个决定,博古心里一直不舒服。前面说了,博古仍然是一个书生型的领导人,对正正规规的共产国际情有独钟,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思想,而对土生土长、擅长农民运动的毛泽东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心理。因此,遵义会议的决定,让他一直心存芥蒂。
所以你看遵义会议这个转折是非常巧妙的,并不是遵义之后就马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不是,遵义会议之后的指挥仍然是周恩来,前边的“三人团”有周恩来,后边的“三人团”还有周恩来,只不过增加了一个毛泽东。周恩来仍然是最后的下决心者,他还是一把手,是慢慢慢慢地这个权力到了毛泽东的手里。权力不是一个位置,不是一个名头,权力是你说话有人听,这叫权力。
这一切,自然被心细如发的周恩来看在了眼里。
周恩来是一个极擅于团结同志的人,看到博古天天一副抵触的样子,对中央的团结很不利,于是就找了个机会,跟他畅谈了一次。
1937年,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在延安
那是在1935年2月5日,在云南威信地区一个叫“鸡鸣三省”的地方,中央正式做出让张闻天代替博古担任党的总书记的决定。会后,周恩来来到博古的房间,看着郁郁寡欢的博古,说(大意):“你跟我一样,都是做具体业务的人,不适合做统帅。在中国历史上,能成就大事的人,都是最懂得底层人民的人,你和我都是留洋出身的,理论水平或许没问题,但对中国真实的现状了解得还很不足。但是我们有一个最了解中国的人,就是毛泽东,红军的历次兴衰也都证明,只要毛泽东来领导,红军一定兴旺,而一旦把他排除出去,红军一定又陷入低潮,这你也是经历过的,只是很多人不想承认而已。”
博古还想争辩,但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出口。
周恩来接着问:“你觉得蒋介石这个人怎么样?”
博古说:“这个人很有能力。”
周恩来说“我跟他共事过多年,很了解他的为人。从北伐时期,就不断地有人想搞垮他,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反而处处都被他占得先机,赶走许崇智,软禁胡汉民,孤立唐生智,枪毙邓演达,刺杀汪精卫,用大炮压垮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用官爵和金钱买通石友三、韩复榘、余汉谋。多少实力远在他之上的人,都被他一一压在了身下。这样的人,你觉得你能对付得了吗?”博古黯然。周恩来说:“你自然不行,我也不行。要我说,全中国只有一个人能对付得了他,这个人就是毛泽东。”周恩来和蔼又坚定地看着博古的眼睛,说:“毛泽东虽然也有一些缺点,但我们要看大处,为了打败蒋介石,我们一定要摈弃前嫌,同心同德,共同辅佐毛泽东,才能最终赢得革命的胜利!”
这一番话,彻底解开了博古的心结。
后来,在毛泽东与张国焘的较量中,博古毅然选择站在了毛泽东一边,为中央红军保存了实力。为此,毛泽东向周恩来说:“博古是一个很有原则、很有组织观念的人。”
毛泽东领袖地位确立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那共产党她能够证明自己在中国不可或缺的地位,是靠一部历史,不是靠我这个当老师的给她吹嘘。我自己对共产党是有很多很多意见的,特别是对当下的共产党。但我自己呢,我觉得我很象鲁迅所说的对自己的定位:我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就是每个人要在实践中摸索,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定位,你是干什么的。
比如我觉得周恩来这个人很了不起,他在我们党很长的时间内,他都是这个党的实际负责人,周恩来是我们党实际的负责人。虽然他前面搞个总书记,李立三啊,罗章龙啊,前面搞个总书记,那总书记是傀儡,其实我们党的工作是周恩来同志亲自抓的。后来他们在上海工作搞跨了,后来他们就跑到苏区去了,跑到苏区第一件事是什么,是剥夺毛的权利,夺毛的军权党权。
毛委员怎么成为毛主席的,你要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主席啊,毛主席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那个主席相当于今天的工会主席,是靠边站的意思,所以管他叫“毛主席”。那时管他叫“毛主席”,他火透了。他没权了靠边站了才成为“毛主席”的,不是后来这个党中央主席。他是这个管农、青、妇的这个主席,不让他管事儿了。但是他自从成了“毛主席”之后,这个红军开始打败仗,后来被迫长征,一直到湘江一战折损过半。
所以我觉得周恩来同志很了不起,周恩来在革命实践中他就认识到了,自己不应该当这个一把手,自己不配当这一把手,他就发现了我们党的真命天子还是毛泽东同志。
以前毛泽东被批判的时候,周恩来也不止一次地支持过毛泽东,但他可能还是不了解毛。他现在跟毛共事了,他才发现,这个党、这个红军必须毛泽东来指挥才行。所以我们说遵义会议批判王明路线,王明路线的主要代表是谁啊?王明自己在苏联呢。王明路线的主要代表是周恩来,对吧,为什么遵义会议上不批判周恩来光批判博古啊?光批判李德啊?就因为周恩来同志及时地站到了真命天子一边。周恩来同志说,你看我们以前执行王明路线是错了,我们应该听润之的,能让润之同志来指挥就好。
党的总书记是张闻天啊,毛泽东也不是党的总书记,一直到了延安毛泽东都不是名义上的共产党的领袖,尽管他说话算数。这个党的领袖有个什么象征呢?就是党的机密在他手里。党的机密在哪?党的机密在两个箩筐里,党最重要的机密两个箩筐,一个战士挑着。这个战士就是张闻天的警卫员,他每天挑着这个东西,张闻天住哪,他就把这个挑到张闻天屋里边,一直挑到延安,这党的机密都在张闻天的窑洞里面。
也不知道哪一天,那天张闻天同志忽然心情很好,就对这个警卫员说,你把这担子挑到老毛那屋去吧,那个战士就把担子挑到老毛那屋了。毛说,噢,那就放在这里吧。这才是真正的权力交接。
也就是说毛泽东并没有夺权,是水到渠成的过程,是全党同志在实际斗争过程中,认识到了毛真的是我们的伟大领袖,离了他不行,这大家共同认识到,所以这个事情它是自然发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