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8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章法秉持 黑白虚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08:5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法是平面的黑白的造型艺术。我们在创作或欣赏作品时,不但要留意墨线的造型—实象,还要注意墨线之外的白色空间背景—虚象。   书法创作中墨着纸而成形,黑与白虚与实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因此,在创作与欣赏中,既要重视墨线实体的造型,即用笔的中侧、运笔的急缓、线条的曲直、点画的疏密、字形的长短肥瘦、字态的斜正开合等造型结构原则,还要留心空白空间之造型,即大小、宽窄、长短、形态等空间分布规律,努力做到黑白虚实的相互关照、相间反复、和谐呼应。
     一、黑白虚实的含义   
     白即空白,指墨迹以外的纸上空间,也可称之为虚象。黑,指落在纸上的黑迹,也可谓实象。空白在书法作品艺术艺术中,也是审美对象,是整幅书作的“半壁江山”,没有空白,便无书法。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大而化之谓之圣,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充实是美的先决条件,“神”则是最高境界之“虚”。这里有必要对“白”多作点儿诠释。白(空)有大小之分,大空指书幅的大片空白及书幅外的纸白,小空指字间小块空白。笔画中的白是更小的空,即飞白。空在书作中即白即虚,它是与实即墨(黑)相对的。它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实,即以空衬实。有时二者合而为一,表现为无限的空间美。虚实与疏密相关,但在艺术审美中又不能完全画上等号。实处易,虚处难,“行神如空,行气如虹”,书法的“空”是艺术形象赖以运动并获得生命力的充满情思的想像空间,是整幅书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中之空白,非纸素之白。   
    二、书法虚象的表现形式及层次
   (一)书外之虚象   书外之虚象表现在书作之外。生活源泉为实,艺术虚构为虚,也就是说天地自然之象为实,人心营构之象为虚;个别偶然现象为实,一般必然的本质为虚。如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之盛”(《兰亭序》语),是以游目聘怀;而山阴道上,又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同上),之美丽的自然景物,又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同上)更有字字珠玑的《兰亭诗》,即兴创作的《兰亭序》更是畅抒胸臆,因而笔下冲融舒徐、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神融意闲、心手双畅的意象美,便成化景物为情思的人心营构之经典。又如“安史之乱”使颜鲁公兄长、侄儿惨遭不幸,颜当时肝肠欲断、悲愤难抑,在真情的驱使下,奋笔疾书,写下《祭侄文稿》。目睹其墨迹,顿挫屈郁,不可控勒的心机天趣溢于纸上。总之,书法家的创作是运用物质手段纺织黑白世界,表现其精神美,让欣赏者开展想象的翅膀,翱翔在这黑白的艺术世界之中,其书内为实,书外为虚。书外之虚,从创作角度看,很难确定是由书法家有意识创造,还是由欣赏者所赋予;但从欣赏角度看,又确实存在且能产生与实相生、神化无敌的效果。   
   (二)书由字外之虚象    这种虚象在作品之中,但又在“有形之象”外。反面为实,下面为虚;可以语人者为实,欲语不得者为虚。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墨到则有形。在书法创作中,书法家常常在最得意处,或将笔频频提起,或因笔势的需要加快运笔的节奏,于是在纸面上留下一段似断似连、有影无踪的“刷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飞白”。在章法的安排上,无笔墨处的妙用充分体现在书札这种书法形式上。它不要求整齐划一,在布白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表现出一种任其自然的天趣、一种错落变化的空间美,可谓形在墨上,神在白中。书法家骆恒光论书法时说“如果把清晰处看作实处,那么模糊处便是虚处,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在书法作品中,尤其是行草书,用笔时轻时重、时缓时疾,线条时光时毛、时有时无,用墨时浓时淡、时涨时缩,笔势时断时续、时紧时松,结体时散时聚、时执时乖,章法时空时满、时凹时凸,这一切无不笼罩一层朦胧而神秘的色彩。一些古代碑刻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原来可能清晰的线条斑驳了,于是倍增了令人发古之幽情和反复琢磨、欲寻根的魅力,它能把人拉到历史时空的遐想之中。当然,模糊与清晰总是相伴出现,在同一场戏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已。”   
   (三)字内环中之虚象   这种虚象存在于某一艺术形象之内部,“环上为实,环中为虚。”在书法作品中,“环上”即书法的笔墨线条,“环中”乃墨线分割的空白空间。从创作方面来说,就是要做到“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就是要有意识地做到:一字笔画有长短欹正、曲直刚柔;一行有大小伸缩、浓淡肥瘦;一幅有虚实动静、大小疏密、枯湿浓淡、方圆提按、高矮向背、照应顾盼等。就鉴赏活动来说,就是要从没有墨线的虚无处体察出线条的存在来,深刻体味形神兼备、以形写神、遗貌取神、由实及虚以及离实愈远、旨趣愈真的道理。书法创作与欣赏,就是要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实映虚。总之,虚存丰于书内象外、象内环中、字内书外—有形为实,无形为虚。     
    三、黑白虚实的辩证关系及审美意义
    无笔墨(实),岂有空白(虚);无空白,何存笔墨。二者不可缺一,是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笔墨与载体共同创造书法之美。空白在视觉审美中完全与笔墨起平等的作用。笔墨因空白而产生审美作用,笔墨应在空白处求之,反之亦然。空白处见笔墨功夫,笔墨处显空白精神。在创作过程中,增加笔墨易,增加空白难;减少空白易,减少笔墨难。笔墨分割空白,空白区分笔墨。随着笔墨形态的产生而相应地产生空白形态,空白形态的发展与变化是与笔墨形态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的。书法的完美艺术形象靠二者的共同存在,疏离任何一方都将破坏书法的完美程度,甚至导致面目全非。在审美过程中,墨白的作用是双向的,因而产生气息运动之关系,给欣赏者以灵动之美感。
    一幅书作,黑有向白运动、扩张之力,而白亦有向黑运动之势,二者共同构成了整幅作品的气息运动之美。若你站在黑的立场上,则笔墨有一种向空白扩张的运动之气息,空白仿佛在退缩,似乎笔墨居主动。空白为笔墨之气的运动提供了活动空间,而笔墨又为空白的运动创造了条件。在本质上,空白与笔墨在表现与审美的价值上是没有差别的,只是色彩的表现不同而已。其实,空白和笔墨凝固在纸上后是不可再改变形态与位置的,我们所感受到的动感,只不过是心理作用的结果。
    黑与白水乳交融,才能产生有生命、有情感、有意趣、有神韵的高境界的审美价值。一般说来,笔墨文字的表现力是单向而有限的,情感意境则是多元而无限的。想单用笔墨充分地表现某种情感是不可实现的,表现出来的越多,越具体,它离真实情感的表达就越远。只有在较“虚”之空白的补充、配合下,某种情感才有可能较完整而充分地体现出来,这就叫“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但要较准备地把握住“虚”,又必须受到“实”的笔墨的引导与限制。因此,较完美的作品,是无所谓黑白之分的,看不见什么黑与白。黑与虚实的意义在于用笔墨巧妙地在白纸上分割出意趣难言的空白,进而创造出高品位的艺术境界。
    四、黑白虚实在书法创作与审美过程中的运用     
    黑白虚实、在空小空、疏密藏露,对立统一,对比鲜明,无墨亦无白,没实也就没有虚。
    因此,创作书法作品时,要善于知白守黑,以虚衬实,计白当黑,使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对立统一。黑白虚实的布置,狭义上讲就是结字法,即字的间架结构的安排,主要是点画的安排和形势的布置;广义上讲就是章法,即一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对比等关系,也就是整幅作品的布白。如果黑实、大盛,则要大胆留白,或加大字间距,使实中有虚,化刻板为灵动,化沉闷为流畅,化死气为鲜活,此为以虚破实。只有虚实结合,变化通神,作品方能产生无穷的韵味和高远的意境。处理黑白虚实的关键在于用笔与用墨。黑色的墨书写在白色的纸上可分五彩,即“干、湿、浓、淡、焦”。墨之浓淡可辩层次,墨之干湿可觉风韵,黑与白使阴阳明暗显然。用墨宜浓淡相间,深浅相映、干湿互变,最高层次是需浓则浓,该淡乃淡,层次丰富,墨彩精神;若需浓反淡,该淡反浓,则神不全、韵不足。只有依据不同的内容,随浓随淡,墨彩光华,才能墨中见笔,笔中见意。墨彩全凭干湿、明暗、刚柔、疏密等对比而成趣。浓则暗,淡则明,干则劲,湿则润,疏则淡雅清新,密则沉凝厚重。只有笔墨运用得好,黑白虚实相生相成,才有气韵与意趣。若黑白虚实和谐地出现在一幅作品中,就会产生多样统一的美感。书法以神采、气韵为上,而神采、气韵却是含蓄、内在的,是通过笔的轻重缓急,墨的浓淡枯湿,线条的节奏旋律、动势力感,空白的通行畅气,总之是靠章法结构参差错落、疏密相间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综上而言,成功的结体,其长短、大小、阔狭、疏密等变化多样,寓新意而又不失平衡对称,造型富有神采,各部分互相对比照应,可谓是一个多样统一的整体。成功的运笔要有笔、有墨、有力度、有速度、有深度、有厚度,气势连贯,文质彬彬;成功的线条或光洁,或圆润,或明媚,或浑厚,或刚劲,或轻柔……而笔墨线条的起伏转折,字形结构的穿插错让,章法韵律的黑白交替、虚实映照,五光十色的神采,轻重疾徐的节律,气韵灵动的情感生命,无不是因白色的块经黑色线条的巧妙分割而生发的奇趣。以虚胜实,虚实相生,妙趣无穷;以白衬黑,黑白分明,大象无形。墨色须有“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燥润、浓淡、枯湿的变化,审美效果方佳。其关键在于墨气要“活”,墨象要“华”。空白是否自然贯气,影响书作的灵动、通透效果。书作实中求虚,虚反胜实,黑中留白(多指飞白),白反衬黑,如一烛之光,通室皆明,似夜空闪电,昊天生辉。无论在书法的创作上,还是在书法的鉴赏中,我们都必须注重书法的实象与虚象,不但要研究墨线的造型,而且要探求空白空间的造型,将二者的美合为一。
    在创作上,要把握好笔墨的律动原则,在寻求实象的美学观中,开拓、升华虚象之美以及无限的艺术形象美。在鉴赏中,要由“实”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探寻“虚”的想像内容,进而到达无限的艺术境界,即由“实”到“虚”,进而到“无限”的轨迹,从而走向真美的艺术世界。书法的虚象中充满无限丰富的内容,要从虚象中领悟实象,领悟到虚象所蕴涵的无限充实,则必须有充实的学养。若创作者、欣赏者不断充实学养,达到一定的丰富程度,就能更深刻地领悟到虚白在艺术世界中的无穷魅力。长期锤炼技法,培养创新能力,用心营构之象就会应运而生,作品便有气韵、意趣、品格、情性等等,便可升华到以无胜有的境界。人云:“俗人无高书,高书非俗人”;“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虽书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是为妙矣”。学养深厚,才有可能成为创作的高手、甄赏的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4-20 19:39 , Processed in 0.108607 second(s), 18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