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3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讽喻慷慨激昂 闲适宁静自然--浅谈白居易诗作的风格(周国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2:02: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及第,后又中拔萃,官拜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因上表事忤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官杭州、苏州刺史、刑部侍郎、太子少傅。白居易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与元稹等人主张恢复古代采诗利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政的传统,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讽喻诗尤为世重,反映了百姓的疾苦和命运的悲惨,对统治阶级的掠夺予以揭露,爱憎分明,切中时弊。手法浅显平易,文辞质朴,传说他的诗写成后,拿去读给老妪听是不是能理解,因而流传甚广。人称“诗魔”。白居易因此成为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少年非凡,禀赋特异,为今后诗坛的不朽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诗人十六岁时所写的一首送别诗,显示出了诗人早年非凡的才华。诗人敏锐、特异的禀赋,也是每位一流诗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据张固《幽闲鼓吹》记载:白居易初到长安,拜见前辈诗人顾况,顾况拿他的姓名开玩笑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读罢此诗后立即改口说:“道得个语,居即易矣。”白居易因此成名。诗歌以漫天遍野生长的“原上草”,烘托离人的绵绵相思情意。芳草的顽强生命力,富有哲理意蕴,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而离人的别愁,也像这生生不息的野草一样,追随友人一直到天涯。

  讽喻当权,爱憎分明,真实反映了百姓的疾苦和命运的悲惨。
  诗人的“新乐府”诗,往往多主观议论,直接发表诗人的见解,抒发诗人的情感。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抓住人物特征,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诗的诗意并不浅显,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如《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衡州人食人。”这是多么惨烈的情景。
再看《卖炭翁》这首诗采用纯客观的描述,通过场景的描述表达诗人的爱憎情感。卖炭翁,一年到头在南山中劳动,形象枯黑憔悴,却衣食不足,难以糊口。为了所烧之炭能卖一个好价钱,不顾自己衣单寒冷,渴望天冷下雪。似乎一切都如卖炭翁所愿,夜来大雪。于是卖炭翁拂晓驾车,到市南“日已高”。以下却陡转,市中翩翩来了两骑,其姿态轻盈从容,与卖炭翁驾车的辛劳笨重形成了显明的对照。他们轻易地夺走了卖炭翁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夺走了卖炭翁生活的希望。卖炭翁日后饥寒交迫的日子将如何打发?诗人不再进一步议论,留给读者思索,更加重了悲剧感。

  同情弱小,直笔幽怨,充满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怜悯。
  《琵琶行》作于唐宪宋元和十一年秋天。当时作者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件事对白居易的影响非常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作品借叙述琵琶女的凄凉身世和高超的技艺,抒发了诗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这首诗具有高超的艺术性。首先,把歌咏者和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两者命运相同,息息相关。其次,诗中写景物、写音乐,都运用了非常高超的手段,而且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从头到尾都沉浸在一种悲凉幽怨的气氛里。其三,长诗的语言生动形象,概括力很强,而且转折跳跃,简洁灵活,脍炙人口。琵琶女这个形象塑造得非常真实生动,而且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诗作深刻地展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伤害的艺人、艺伎们的悲惨命运。在琵琶女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作者坦露了自我形象。同病相怜的诉说,反过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凄苦感人的琵琶声又激起了作者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青衫。
  又如《宫词》一诗写出了古时广大宫妃的不幸与哀怨。诗人用对比的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四句皆倾怀而诉,“坐到明”与“梦不成”相呼应,写尽了宫女的无穷幽怨,直抒胸臆,感染强烈。《寒闺怨》通过写闺中少妇寒夜为征夫赶制冬衣的情景,表达了少妇内心的幽怨,含蓄有致,情景交融。

  陶醉景色,渲染气氛,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比如《钱塘湖春行》描写了西湖的早春景色,处处抓住“早春”做文章。这里,春水才涨平湖岸,早莺在暖树上歇息,享受和煦的阳光;新燕在辛勤劳作,修补旧巢。渐渐开放的杂乱的花卉,让人眼花缭乱;冒绿的小草,短浅得刚刚能淹没马蹄。到处洋溢着早春的生机,春意盎然的日子指日可待。诗人熏陶于此。《暮江吟》写的是傍晚至入夜时刻的江景,被诗人描绘得生动真切。诗人对生活之美、景物之美,有着细致的观察、敏锐的捕捉、贴切的描写。一道残阳辉映江中,江水红碧相间,景色绚丽多彩。一轮弯月升起,露水似珍珠,清淡秀丽,与傍晚的灿烂相比又是一副令人陶醉的美景。两幅图画组合在一起,美景琳琅满目,充分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大林寺桃花》是写作者登临大林寺时,正值孟夏时节,按照常规,平原地带已是“芳菲尽”了,作者正为春光流逝而忧怨,不曾想,山寺中这时却是鲜花盛开,这怎不能使作者大吃一惊,欣喜若狂!全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无限依恋和热爱,诗意新颖,构思巧妙,为唐人绝句中的又一珍品。《问刘十九》是作为请柬,邀朋友刘十九晚上来饮酒叙谈的劝酒诗。诗作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新酒后,开始层层渲染。红红的火焰,映着泛起泡沫的绿酒,是那样诱人。寒冷的天气更引起对新酒、暖炉的神往。读完后可想象,刘十九在接到白居易的这首诗后,一股暖意涌上心头,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前往赴宴,与挚友开怀畅饮,互叙心声。诗作不仅富有感染力,而且耐人寻味,比新酒还要醇厚。《忆江南》一诗也动情地写了江南的美景,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白居易一生的文学成就很高,诗歌以讽喻诗和闲适诗为主。二者都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风格上却各有千秋。讽喻诗意在“兼济”,所以与社会政治关联紧密,大多慷慨激昂;闲适诗则意在“独善”,即享受宁静自然的生活,作诗交友,充满平淡清深、闲适自得的情调。
  白居易的讽喻诗与他的从政生活关系密切,正是因为他写作了大量指陈时事的讽喻诗,才招致权贵的愤恨,导致自己被贬官放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正是因为他被贬职放逐,才创作了如此多的名篇。白居易的闲适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其通俗、平和的语言,淡雅、闲适的意境,都为后人称道。诗中所表现的消极避世、只求心志和顺、独善其身的“闲适”思想,往往能与后世文人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因此意义更为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11-26 18:57 , Processed in 0.150266 second(s), 21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