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厦门大学校长PK女副教授 好大的热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6:2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8-11 15:39 上传下载附件 (37.38 KB)


  一则“厦门大学女副教授公开信炮轰校长就餐特权”的消息近日在互联网上热传,这位名叫谢灵的女教师和厦大校长朱崇实8日都接受新浪网的采访,导致这一校内纠纷成为昨天互联网上最突出的公共事件之一。
  谢灵在受访中称自己是厦大校内的“民间纪委书记”,她这些年不断向校长举报各种问题,但校长“从不回应”。这封走红的公开信中描述,厦大教工食堂的自助餐菜一上来就被抢光,后来的人没的吃了,而校长一来时,好菜就会又摆出来。她说这封一年前的公开信她向校内其他人员群发了100封,现在突然火起来,是怎么回事她也不知道。
  朱崇实校长则在受访中否认了谢灵的指控,并对谢灵的人品进行了公开质疑。他说厦大的人如今都“怕”谢灵,对她“敬而远之”。
  舆论带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观看这出校长对阵女教师的好戏,由于谢灵认为自己抨击的是“官本位”,互联网上同情她的人显然占了多数。
  这是单位内部矛盾端到社会上的又一典型事例。在此之前,“走廊医生”的类似冲突也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它们不是完全可比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触及了社会的隐痛,对应了人们对某一普遍现象的不满,因此被曝光的人或单位都遭到舆论的道德审判。
  通常来说,单位内部纠纷拿到公众和社会中间来解决是不应被鼓励的,因为这样的事情如果多了,有可能伤害社会规则的基础,削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不确定性变得无处不在。除非出现极端情况,单位内部矛盾最好还是通过内部机制解决。
  然而现实中的一个情况是,一些单位内部的群众路线并未得到真正落实,表达意见不畅、主要负责人脱离群众和滥用职权的情况的确存在。这类不满让公众同病相怜,他们因此对向社会揭单位家丑的人给予了支持。
  家丑外扬在互联网时代有奇效,比如谢灵长期向校长投诉得不到回复,现在这一回复互联网给她带来了。而且在与校长的隔空辩论中,她的道德优势十分明显。
  客观而言,每个大单位都是一个社会,问题多多,如果对照互联网上的理想标准,都能挑出不少毛病。谢灵这样的曝光者很受舆论场欢迎,但可能每个单位都不希望遇到。互联网上揭家丑的“英雄”在单位里的“群众基础”未必好,这增加了争论双方对错的多面性。
  “走廊医生”就是同时受到网友欢呼和医院同事联合抵制的一个例子,谢灵说不准会成为下一个。
  社会支持揭露问题难道错了吗?当然不。但很多单位不希望自己的内部事情被舆论消费,不愿意出一个总把单位事情往外捅的人,这种想法能算不正常吗?显然也不。中国社会当前的一个纠结就是,我们的价值体系出现了紊乱,当几个道理相互冲突时,很难有一个核心的信念扛得住全局,统领共识。
  可以肯定的是,这起最新的争议将导致厦大和谢灵的“双输”。朱崇实校长的辩白几乎不可能达到他期望的效果,因为谢灵的指控符合当下公众对“大学”和“校长”的许多想象。作为代价,厦大同事今后很可能“更怕”谢灵,也将对她更加“敬而远之”。
  中国社会的单位内部秩序或许要经历一个“振荡期”,出路将通过各种代价的堆积逐渐铺就。有人认为,中国单位内部缺少公平的“第三方”裁决机制。那么它会出现吗,以及将如何出现?这些问题至少在今天都还无法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6-27 02:02 , Processed in 0.100698 second(s), 14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