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寿命论”不是检验延迟退休的唯一标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6:2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延迟退休年龄是人均寿命延长的内在要求,这是一种客观规律。”20日,中央财经大学社保系主任、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担任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演讲嘉宾,并接受了记者专访。他表示,延迟退休不会一下子就延长,也不会一刀切。(6月22日 《南方都市报》)
  上至顶层设计,下至百姓民生,都对延迟退休报以极高的关注度。这项关乎于每个社会人切身利益的大事情,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也有了“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渐进渐行。
  笔者发现,很多精英一直在致力于延迟退休的推动,这里面也包括很多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但不知道是大众解读角度出了问题,还是媒体撰写时出现偏差,他们发到公众的言论总是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感。
  先是清华大学教授的杨燕绥之“男去做园丁、女去做衣服”的言论,现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褚福灵也以“延迟退休年龄是人均寿命延长的内在要求”接力。
  这两位都是社保类领域的顶级精英。杨燕绥是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是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可以说作为智库的带头人,他们关于延迟退休的发声应该是严谨且客观的,具有包容性的同时,也经得起推敲。但是我们在其中却看到了颇大的争议性。
  相比来说,褚福灵的“寿命论”还是具有成立性的。他用1978年的国发104号文件作为推断,来证明国人寿命和领取养老金的不成正比性。的确,寿命越长,领取养老金也就越多,这种因果关系看起来理应成立,但这真的是当今养老金问题的主要矛盾吗?
  作为社会和保险类的专家,他必然知晓现行的“退休金双轨制”所引起的巨大争议。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作为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企业人员却没办法和公务员一样平等享受红利。在不患寡而患不均语境下,他们是无法坦然接受“寿命论”的循循善诱的。
  另外,专家们应该知道养老金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问题,这事关收入改革的领域。退休者和新参加工作人都联手创造了社会财富,这些财富,就应该有一部分归纳到以后的养老金水池中。整个社会的财政合理分配才是应该是主要议题,但如果用顾左右而言他的“寿命论”来简单划一条红线的话,只能会引来更多的歧义。
  褚福灵应该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寿命和劳动能力并不是成正比,相反,是呈直线下降的反比。当劳动能力因为年龄原因而低于一定数值时,人必然无法劳动。不科学地以寿命为理由倒推劳动能力,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
  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但不表明公众就能接受某种模糊的解释。当然专家所言也有可取之处,褚福灵所说的“在最低退休年龄和一个最高退休年龄建立弹性空间”就较符合当下大众的主流意见。
  看来,延迟退休的言论并非是要迎合谁,而是应站在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出发点上。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6-15 05:30 , Processed in 0.091149 second(s), 15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