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0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笔、墨、纸对书法线条立体构成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08:5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墨与纸墨本身是固体的,用水调和成为液体的墨汁,在毛笔的吸附之下,从砚台中挪移到宣纸上,经挥发,水份蒸发到空气中去,留下固体的墨在宣纸的表面和纤维中。中国书法之所以选择宣纸,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其次在于其晕化的效果。墨在宣纸的作用下,依靠纸的吸附特性,完成了固体的墨在纸纤维中的客观存在。必然会有这样的立体构成——纸纤维表面的固体墨较多,越深入纸纤维内部,则越少。“力透纸背”,是书家在追求线条客观立体构成上的形象化阐述。而在进行实际书写时,固体的墨在纸纤维中的渗透沉淀的多与少,固体的墨在线条内部的分布情况,都直接形成书法线条的不同质感效果。所谓笔力雄强也包含了墨在毛笔的作用下,在纸纤维中的沉淀程度。
    2、毛笔的特性 “唯笔软而奇怪生焉”。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就如此的艺术高度,全赖此“软”笔。(案:有学者认为,“唯笔软而奇怪生焉”具否定意味,解释为若不能使笔硬——健起来,则会写出离奇怪异的笔画,暂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本文仅就笔而言,软与硬都具有一定弹性,都会影响笔的效果,本质是没有差别的。)笔有四德,曰“尖齐圆健”,除却“健”这个软硬的问题——或者“使之软”、“使之硬”的问题而外,其余的三德,均属毛笔外在形态范畴。此三德在书写过程中,会直观的为我们所看到,我们发现笔毛呈现不同的态势在纸面移动,配合墨与纸,自然会造就不同的线条立体构成。
    我们先来分析这三德。尖与齐。因毛笔在摄墨舔拭之后,呈现圆锥状,这是笔毛的基本状态,但一接触纸面,此锥体自尖部开始会被不同程度的打散,呈现时尖、时平齐的状态,在极端情况下,细至针尖,齐至板刷。圆。是指笔毫从尖部至根部呈现圆锥状。但一经触纸,此状态即会被改变,随着笔的提按,呈现时扁时更扁的状态。在书写过程中,呈现触纸或深或浅、自笔根向笔尖逐渐变薄变尖的状态。我们再来讨论另几个具体问题。
    墨的特性。毛笔所吸附的液体的墨,在引力的作用下,有顺着笔毛向下流的特性,而从笔毛侧面(不是笔尖)下流的要较弱一些。因而,通过笔毫流至笔尖,再注入宣纸的墨最多,而笔毫在铺倒时由笔毫侧面渗出进入宣纸的墨相对要少得多,在这两种情况下,宣纸对墨的吸附存在着多与少、厚与薄、浓与淡的差异。也就是说,我们控制笔尖的开放,使之与笔毫侧面的注墨轨迹形成宽与窄的对比,使毛笔经过宣纸后,注墨量的多少不同,待水份挥发后,固体的墨在纸纤维及表面厚度不同,线条实质上呈现立体的构成。具体从笔毛的不同组合状态来看。为说明的方便,我们把由笔尖(有时笔尖会散开)大量向宣纸注墨的部分称为主毫,把其他先行在纸面通过的部分称为辅毫,并且把主毫下注的墨称为墨髓,把辅毫下注的墨称为墨基。首先我们发现,无论主毫呈现何种态势,辅毫均平铺在纸上,形成墨基。在中锋时,其墨基各部分墨的厚度相同;在侧锋状态下,墨基由笔尖方向向相反方向变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5-2 20:33 , Processed in 0.109290 second(s), 18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