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渠牧犍是个闲不住的主儿,他看上了嫂子李氏,并和李氏偷情,“通于其嫂李氏”(《通鉴》)。李氏既得宠幸,便看武威公主不顺眼了,于是和牧犍的姐姐一起给武威公主下毒,拓跋焘听闻,“遣解毒医乘传救之”(《通鉴》),公主才得以幸免(预计李氏下的也是慢性毒药,要不再怎么马不停蹄也来不及救啊)。这下可把拓跋焘惹怒了,非要牧犍把李氏押解到魏惩罚,牧犍哪舍得啊,就悄悄把李氏安顿到酒泉,并且待遇不变,好吃好喝的随便招呼。拓跋焘盛怒之下,于公元439年大肆进攻北凉,围攻姑臧(北凉京城,今甘肃武威),北凉军闻风披靡,牧犍最后不得不“帅其文武五千人面缚请降”(《通鉴》),北凉死亡。
沮渠牧犍和嫂子私通,咱们暂且不以道德标准论之,单从政治上思量,也是犯了大忌的,这无疑是对北魏帝王的一种大不敬。既是这样,沮渠牧犍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原由:首先说,沮渠牧犍虽然娶了北魏的公主,但这不过是一种政治上的攀亲,是权宜之计,双方并无情感可言;另一方面,身边多了这么个公主,无异于安插了个魏国的线人,牧犍不喜欢也在情理之中;最重要的一点,沮渠牧犍和魏帝的职位过失等。武威公主嫁过来,拓跋焘让牧犍安排她做王后,牧犍的原配李氏为此迁居酒泉,不久死掉。而牧犍的妹妹嫁给拓跋焘,只给了个右昭仪的名分,双方职位贵贱自分,北凉在北魏眼里,不过是从属国,牧犍在拓跋焘眼里也只是一种君臣关系,职位如此过失等,牧犍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另有一点,就是牧犍低估了北魏的实力,北魏攻打北方的蠕蠕(亦即柔然)失利,这让牧犍以为北魏也不过如此,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厉害,纵然来犯,也可请与北魏对敌的柔然帮忙。可没想到的是,北魏雄师势不可挡,不仅北凉无法招架,就连柔然派出的救兵也被北魏杀的大败。
应该说,北凉的死亡是迟早的事,是局势所趋。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不是因为牧犍偷情,不是因为偷情而激发出毒杀事件,北魏绝不会这么早对北凉下手,沮渠牧犍的河西王也会多当些日子。《通鉴》中纪录了这么一个事:有个老头给牧犍写过一封信,说“凉王三十年若七年”,意思是说,凉王在位30年,也大概是7年。这大概是后人的演绎,不过话又说回来,假如不是中间插了偷情这么一档子事,沮渠牧犍稳稳当当的当上30年河西王也未可知。因为:一则那时北魏全国未定,不会过早对臣服自己的从属国下手;二则因为双方的姻亲关系,北魏会留情面的。事实上,北魏仍是很在乎这门婚事的,就在牧犍反绑着自己出城投降后,拓跋焘并没马上杀了他,而是“释其缚而礼之”,还拿他当妹夫看,仍封他为征西上将军、河西王(不过这个河西王就大打折扣了)。牧犍母亲死了,拓跋焘“葬以太妃礼”,可见拓跋焘仍是很讲仁义的。直到北凉死亡38年后,沮渠牧犍才因“谋反伏法”(《北史》),不然一定会安享晚年,平度余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