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嘉祐三年,欧阳修受命主持礼部贡举。他深知当时官场腐败风气盛行,于是,决心借用科举取士的机会,狠刹这股邪风。这年,正逢京城会试,举子们打听到主考官是欧阳修,便想方设法找路子、托人情、送礼物、拉关系。谁知,欧阳修早已吩咐随从,对来访的举子,一概谢绝入门,如有不听劝阻者,可以“酌情训斥”。弄得许多辛苦登门拉关系的举子,只好悻悻而去。 一天下午,一位身材瘦弱的青年文人,来到欧阳修的府第门前,一见门卫便说:“我是四川的苏轼,要拜见欧阳大人。”他一再请求,门卫仍不让进,欧阳修的随从张旺,从里面走出来说:“欧阳大人已有明令:“来访举子一概不见,你还不快走”苏轼本是个清高之人,虽有朝廷大官的推荐信,但他不肯轻易拿出来,现事已至此,他只好掏出来,请求张旺转呈欧阳修。谁料,张旺没看信件还算客气,一看信封见是张方平所托,竟火冒三丈,跳起脚吼道:“滚,快滚” 原来,欧阳修是庆历新政的热心促成者和积极参与者,而张方平却是守旧派的重要头目之一,两人从来水火不容。如今苏轼带了张方平的信来,张旺怎能不火冒三丈 苏轼也不示弱,用四川话不客气地回敬了几句。张旺被火上加油,一手便将苏轼推倒在地上。苏轼忍痛爬了起来,气得大骂:“你狗仗人势,天将灭你……”骂完又想:一个下人竟如此粗野无礼,他的主人定不是正直廉明之人,由这样的人主考,我考有何用,不考了苏轼昂首走了。 欧阳修听到门外的吵闹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背着手走出来问原因。张旺躬着腰笑嘻嘻地说:“嘿嘿,大人,小的赶走了一个张方平的同党。”欧阳修一听,不由得沉思起来:张方平早已回乡,病得奄奄一息,谁还能与他同党……张旺见欧阳修沉默不语,立即呈上那封信,说:“大人,您看。”欧阳修仔细看完,两道浓眉一竖,沉重地说:“唉你误事不浅”他问清了苏轼去的方向,拔腿就追。张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愣愣地站在门口,好一阵子回不过神来。 原来,张方平在信中说,苏轼乃四川才子,文章超群,只是看破红尘,无意功名;经他苦苦劝说,才肯出山。他自己已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万望欧阳修不计私怨,选拔贤才……欧阳修本是爱才如命的人,看了信怎能不激动异常他想张方平在临终前,竟能不计前嫌,向我推荐人才,我欧阳修绝不能让苏轼再度看破红尘隐入深山。所以也就顾不得自己年过半百和主考官的体面,看完信就急起直追。 苏轼边走边想:如今哪有识贤之人,还是回峨嵋山隐居为好……忽然间,只听身后传来一阵呼喊:“苏学士留步苏学士留步”苏轼转头一看,只见一位衣冠不整、胡子花白的老人,手提厚底官鞋,一瘸一拐地跑了过来,一见苏轼便喜得哈哈大笑。苏轼吓了一跳:“呜呼哀哉我碰上疯子了”他立刻飞快奔跑。还没有跑上一箭地,又听得后面远处一阵马蹄声响,紧接着便有人大声喊叫:“欧阳大人——欧阳大人——小心摔跤”苏轼心里一震,啊那提鞋追赶自己的老人竟是欧阳修他立刻转身停住脚步,禁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原来,当时欧阳修一激动,哪里还记得叫张旺备马,后在路上跑时,厚底官鞋又扭了脚,为了争取时间,他干脆脱鞋去追。张旺在门口好一阵才回过神来,悟出欧阳大人定是去追赶苏轼。可他已是五十岁的老人,怎能走得过年轻后生,于是张旺赶快备马追来。 苏轼歉疚地走到欧阳修面前,纳头便拜:“欧阳大人,请原谅小生失礼”欧阳修拉着他的手,亲切地说:“苏学士千里迢迢而来,一路多有辛苦,快请起快请起老夫差点误了大事。” 不久,苏轼果然高中。后历经沧桑,终成国家的栋梁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