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8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杨如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10:1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久居尚义小城,许多的时候,我会无端地生出些许怪诞芜杂的念头。比方,我确信人死了都会去做鬼,而鬼究竟是什么怪状?是不是象画本里画得那样青面撩牙?抑或象一缕轻风来无影去无踪?然而,风的模样会是什么形状?是一抹浮云匆匆地向天那边飞去?是一绺沙尘卷着羊角扶摇直上?是一片片飘零的落叶在轻轻地飞旋?都是,又不都是。

       我固执地迎风而去,一任风们胡乱地戏弄我的头发。在一片稀疏的白扬林里,我许久地站立着,不察觉时间的流动。这是一群生活在高原的白扬,她们甚至一如我们这些历久地扎在这里不想迁徙的坝上人。她们都在与这肆虐的西北风抗争中变弯了腰,变得更加沉默,乃致所有的枝叶也一律往东南向斜刺。这反而让人感觉它们更有动感,更有个性,更让人陡生一种伟岸的心胸。白杨树坚韧地立在那里,一任风们象梳栊我的头发一般去揉弄她们。那反弹出来的沙沙声,或如一阵疾雨,一种令人感到湿漉漉的噪动。我抚着一株苍老的树杆,她好像长过了我的年令。我摸挲着那高高隆起的坚硬的老茧,竟辩不出内中味道,忧伤、痛楚、悲怆?是一种无以名状的无法体味的困境。树身上的那处伤痕的周边已增生了新的厚痂,伤痕裂开处渗出一绺淡黄色的粘液,那无疑是树的血液了。这种时候的推想是痛苦的,兀自在这种心绪中行走,会勾起许多许多不相干的沉在记忆里的伤痛。然而,我切实在感受到,这白杨就是风的雕塑,风的化身,甚至就是风本人。她们太具像化了,把风的所作所为表露的淋漓尽致。其实,风是一个活物,它的能动是显而易见的。风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在2000多年前那没有机械动力的时代,风能已被我们的先祖所用,风车提水、碾谷、风力行船,已曾替代了繁重的人力。说到底,这风车原本就是我们先祖的发明,到12世纪,却留洋到了美国、德国、丹麦、挪威,这些欧洲国家就已利用风能提水、供暖、制冷、航运、发电。当风车再度转回到它的故土——中国时,世界在能源发展方面开始了新一轮洗牌,环保成了全球共同的价值取向,绿色清洁的新能源将引领世界潮流。

       如今,县城背后的麒麟山风电场正在施工。而远处满井风电场的风车如一只只白色的鸟在那里抖翅飞旋。而这时候,我会觉得这一只只风车,一如那一株株白杨,都是风的表象。这两种物象在我的意念中义无反顾地幻化在一起。

劳碌的人们还在不歇气地栽植那些风车,那巨大的风叶如同飞机臂膀呼啸掠过。人家说这风车栽到2010年就会象白杨树一样栽得满山遍野,装机融量会足足累积到百万千瓦。

       那时,这座小城确乎变成一座新型的风车城了。象征着绿色清洁的新能源——风电,就其对风能的诠释,将以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再次闯入现代人的视野。记的年轻时,因不善农事,父亲曾无数次地对我吼叫:“不做营生,喝西北风呀?”我出生在冀西北的一片盐咸滩上,那里一场大风会从春刮到冬,许多时候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这对于十年九旱的那片故土,无异于雪上加霜。那时,在我心目中,风大概是最坏的东西了。如今的西北风确是成了可供人衣食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其环保意义显然是对传统工业的一次最为理性的革命。假如我父亲还活着,我真是想不出他会不会脸红。而这种反传统意义的文化标识显然具备了巨大的冲击力。它必是一场清新的革命潮流,一点一点荡去世间的污垢。于是,风能文化就会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华文化苑中的最艳丽最芳香的一朵奇葩。而我所在的小城,也必然会成为张扬风能文化的一座新型名城。

       我立在高高的麒麟山上,深深地喝一口西北风,一缕清爽沁入心脾,还真是觉得荡气回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11-20 14:24 , Processed in 0.114828 second(s), 15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