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随最后一批返城的知青回到了城里,父亲办完退休手续后不久我就接班被分配到一家只有二、三十人的小食品厂。食品厂离我家不太远,骑车也就十几分钟的样子,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一条斜斜长长的小巷,小巷的两边零零散散住着几户人家,平日里往来的行人也不多,巷子给我的印象始终是一种清净安逸的感觉,矮矮的小瓦房,排列整齐的台板门和那青砖垒砌的围墙,就像我们现在旅游去过的古街一样令人向往。 一年四季小巷随着季节的变换也在改变着自己的麽样,无论怎样改变每次我往来于小巷,心里总有一种舒畅的感觉,轻轻松松的来往,在路上,在心里没有一点东西受到阻挡,我有时在想能居住在这里该有多好啊,它会使我的心里充满幻想。 路过小巷我时常能看到一个学龄前的孩子平时老是一个人在玩耍,母亲手里在不停的做事,不是洗衣就是做饭,还要为越冬准备一些储藏。 那是一个雪花飘落的早晨,我骑车路过小巷,当走到那对母子的家门前时,我眼前一亮,一道美丽温馨的画面映入了我的眼帘。那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啊,那一刻已永久的保存在了我的心田。 雪花覆盖着屋顶,几只干枯的茅草冲破落雪在风中抖擞着,两扇台板们敞开着,屋里红红彤彤的炉火上一锅刚煮熟的早饭正冒着热腾腾的蒸汽,母亲时隐时现的身影,围着一个蓝底白花的围裙,一只手拿着木制的锅盖,另一只手拿着用木头做成的饭勺在锅里不停的反搅,嘴里向周围吹散着热气,孩子在一旁张着一对大眼晴注视着母亲的脸,一双小手正捧着一只木制的小碗,等待着母亲给他盛饭,那一刻我什么时候停下车都忘记了,只是呆呆的望着如此美好的一幅画面,美的就连我的心也好似停止了跳动。 时间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我脑海里时常会涌现出那对母子的画面,我把它讲给我的朋友,同事,讲给我的同学和家人。有一次我讲给我一位从事艺术工作的同学,他沉思良久后,慢慢抬起头来说到:矮矮一屋妈和娃,母爱子情一幅画,妻盼夫君子盼归,欢欢乐乐人一家。我说不准老同学和我的见解是否一致,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俩都把它当成了好美好美的一幅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