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2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众为何对汉语“纯洁性”持戏谑态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5:5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今在拉美、非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英语不仅成为官方语言,也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用语,民族语言大有送进博物馆之势。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的一种损失。背后国家之间话语权、文化竞争力的此消彼长,更值得警惕。

  有研究者说,现在人们张口就是WiFi、iPhone之类的汉英杂烩,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此话一出,网友们就开始了一段英译汉接力:“今天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又爆表了”;“请问,非常重要的人(VIP)候机室在哪儿”;“送你一个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3)”……显然,网友们试图以其一贯的幽默表达,来凸显汉语纯洁性乃至危机这一话题的滑稽。

  这是个有趣的现象。有趣不仅在于“汉语纯洁性”这一话题本身,更在于不少普通民众对这一话题的态度。为什么很多人要对自以为满怀公义的研究者,报以戏谑甚至嗤之以鼻的态度呢?

  汉语的纯洁性虽是学术话题,但语言跟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普通民众就有了参与的热情,这是舆论热议这一话题的原因。其次,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很多人对外来文化表现得更加开放,这促使他们认为汉语中夹杂几个英语单词,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最后,更重要一点,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发展至今,不仅促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的你中有我,也带来了语言的交融。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英汉杂糅反而被一些人当作时髦。

  我们不能说学术性话题民众就不该插嘴。但平心而论,研究者的本意,不是洁癖式地反对任何英文单词在汉语语境中的出现。他们担忧的是大范围的英语“零翻译”式直用。理性看,其批判逻辑并非没有道理。为什么在早些年,我们可以将“Nokia”使用为“诺基亚”、“Sofa”使用为“沙发”、“Hardware”使用为“硬件”,而如今“iPhone”、“CEO”、“CBD”这样的词更多却是直用?自晚清以来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有很多对应外来词汇的经典汉化,难道今天我们已失去了创造性使用母语的能力?还是置身于文化的高强度碰撞中,我们已懒于这种文化的置换和对本土文化的坚守?

  这恰恰是问题所在。与英语“零翻译”介入汉语的危害相比,这种对威胁的不以为意,甚至耻笑居安思危者,其实才更可怕。一些人对语言危机嗤之以鼻,认为这根本没什么大不了。这其中固然有包容外来文化的雅量,但也不免有对问题极简化之嫌。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是必须的,但倘若我们无节制地倾拜西方的强势文化,把母语纯洁性遭到破坏理解成对先进文化应有的包容,这恐怕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人说,汉语也会被吸收进英文词典,但那都是在被英语化之后,你见过有多少汉语以方块字的形式出现在英语中?

  语言存亡,具有长期性。在某一个时间节点谈论语言纯洁性危机,不可能会得到民众的普遍感官验证。但语言变化是一种趋势。今天一个iPad,明天一个iPhone,长此以往,不断蚕食,汉语危机并非没有可能。如今在拉美、非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英语不仅成为官方语言,也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用语,民族语言大有送进博物馆之势。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的一种损失。背后国家之间话语权、文化竞争力的此消彼长,更值得警惕。

  当然,语言活力,说到底,取决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本身的生命力。这些年,中文影响力在增强。一度港台腔在内地蔓延,而今“儿化音”也在港台一些人中颇有市场。很多汉字以音译的方式进入英语词典。说到底,保持母语纯洁性,固然需要自我珍视、规范使用,更需要综合国力来垫底。当前,中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在不断攀升,但显然文化软实力还有待增强。这是保持汉语活力和纯洁性的希望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11-23 02:56 , Processed in 0.121186 second(s), 19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