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武至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后,逐渐连通了中原与全世界的交流,发展到嘉靖时期,海外贸易得到空前发展,世界各地物资交流异常频繁,沿海经济十分发达,涌现出了很多海外冒险投机致富的商人,在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己经逐渐出现萌芽。
嘉靖登基初期,开始改变自正统以来形成的内监当政的局面,将权力渐渐转移向内阁。在内阁首辅张璁的辅助下大刀阔斧推行了改革,清理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中官、改革科举制度、革除外戚世封等,内容广泛,成效显著。所以获得很多赞美之声,社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和发展,出现了难得的繁荣和发展。《昭代典则》称:“张孚敬奏革各省镇守内臣及清勘皇亲庄田,土官得行其志,黎庶得安其寝,天下鼓舞若更生,其功万世不可泯也。”
因为初期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明朝开始逐步拥有比较发达的经济。嘉靖也如同历史上所有权势倾天的皇帝一样,把长生不老作为最重要的事情,听信道士邪说,在宫中祭天拜地,施行道法,采阴补阳。居然在嘉靖二十一年,引发十六宫女在夜晚用绳索险些致他丧命的“壬寅宫变”。此事过后,嘉靖虽然惊悚有余,但是并没有改变初衷,继续在西苑设醺炼丹,还不时采购珍木、奇香和珠玉珍宝等。“供亿日增,余藏顿尽”,国库因为嘉靖靡乱的花费日渐恶化,己经不是初期在张璁辅政时期国家中兴的状况。
嘉靖二年,宁波发生日使争贡之役。给事中夏言建议罢市舶,厉行海禁。朝廷接受建议,实行海禁。封锁沿海各港口,销毁出海船只,断绝海上交通。但是由于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沿海被逼出现了倭寇和海商走私,由于朝庭没有加以管理,不时有劫掠物资,杀人越货之事,内陆商家及士匪与他们多有联合。他们势力由小逐渐变大,兴风作浪,根本无法遏制。嘉靖二十七年,浙江巡抚朱纨派兵剿灭倭寇走私贸易集中地双屿港,倭寇失去贸易地之后,反而横空在沿海各地疯狂涌现,他们攻城掠地,杀死无数官兵,明朝政府竞然难以抵挡,倭寇突然成了明朝的重大问题。倭寇首领是徽州出身的海商王直,他“要挟官府,开港通市”,提出“废除禁海令”。他本人则希望以日本人的身份,和明朝开展“边贸”。
北方的首领蒙古俺答,也在嘉靖初崭露头角,配合其长兄吉囊数征北方兀良哈和青海的卫部特(见瓦剌)等部。后来吉囊死后,俺答势力更加强大,他控制了蒙古右翼地区,并且将蒙古察哈尔宗主汗迫迁辽东。甚至在嘉靖二十九年长驱直入,沿途烧杀抢掠,深入北京城,没有人敢于抵挡,俺答向明朝提出的条件也是要求互市。次年明朝迫于俺答威势,开马市于宣府、大同等地,旋因闭市而战事复开。
“南倭北虏”一时间成为影响明朝政权的问题,对于越来越糟糕的政治形势,时任首辅的严蒿不仅没有向嘉靖提出任何规谏和改革方案,而且推波助澜,使局势向更乱、更糟的方向发展。在他看来,皇帝可以为所欲为,不应受任何制约,臣下对皇帝只能顺水推舟,唯命是从,讨得皇帝的恩宠。这样就可以有权有势,人们都要仰其鼻息行事。至于国家百姓如何,似乎都可以不问不闻。嘉靖皇帝特別爱好青词(青词又称绿章,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靠青词得到嘉靖庞爱升为首辅的严蒿,一直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青词上。就是在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攻进北京城,情况非常危机的情况下,严蒿也能够若无其事,对这样火烧眉毛一样的重大情况完全置之不理,仍专心致志地大写青词。左谕德赵贞吉提出抗敌之策,在奉敕谕军之前去谒见严嵩时,严嵩竟以撰写青词为理由,不见他的面。幸亏俺答还没有成气候,也不如后来的努尔哈赤因为跟随李成梁学习用人用兵之道,抓住机会,击灭明朝。
严蒿从嘉靖二十年后开始掌政,当道二十年之久,对于倭寇的逐步发展和蒙古的崛起,他毫无建树良策, 朝庭其实逐步处于极端危险的地步,严蒿亳不理会,仍然在内阁与他人玩弄残酷的争权夺利游戏,压制贤能之辈。偏偏嘉靖也是个奇葩皇帝,在用人方面“忽智忽愚”、“忽功忽罪”,功臣、直臣多遭杀害、贬黜。尤其是受“壬寅宫变”的事件之后,嘉靖更加珍惜生命,日渐腐朽,不仅滥用民力大事营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尚道教。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严嵩正好趁此时期大权独揽,“凡文武迁擢,不论可否,但衡金之多寡而畀之,”他公开卖爵鬻官,“文武将吏,争输货其门,颠倒功罪,牵制兵机,纪律大乖,将吏人人解体,征兵半天下,贼寇愈炽。”致使吏治败坏,边事废弛。
但是,那些在严蒿的荒政领导下的臣子并非都是无能之辈,地方文官因为抗倭变成武官,以谭纶,王崇古,方逢时等人尤为优秀。
谭纶在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举,二十七年,授南京兵部郎中。正好倭寇侵犯南京城,多数官员惊慌失措,将士“怯懦不前”。谭纶独自征集五百壮士,击退倭贼,名声大振。二十九年,谭纶受命台州知府。他亲自招募乡兵上千人,“教以荆楚剑法及方圆行阵”,严格训练,成为劲旅。谭纶率领这支劲旅多次有力打击倭寇。一路被朝庭委以更大重任,戚继光,俞大猷等均与他联合,转战于江浙沿海,屡战皆捷,至嘉靖四十年,浙江倭患得以平息。倭寇逃往福建,广东沿海,谭纶改任福建参政,继续追踪打击倭寇。
王崇古本来是晋商富豪王瑶的第三个儿子,嘉靖三十四年任常镇(今江苏常州)兵备副使,随后在夏港(今江阴西)、靖江同俞大猷打倭寇一路追击至海上,最后在海上将倭寇彻底剿灭干净,因功得以升至陕西按察使。嘉靖四十三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
方逢时是个诗书俱佳的文人才子,有即兴赋诗的嗜好,由地方由县令开始,颇有政绩,是个典型的文官。从嘉靖四十一年任广东兵备副使之后,与俞大猷,刘显,戚继光在沿海抗倭十分得力。他成功的运用计谋,分离山贼和倭寇的合作,反用山贼抗倭,最后成功的将贼倭同时剿灭,使倭寇失去立足之根,损失惨重,逐成强弩之未,不成气候。
到了隆庆元年,福建巡抚涂泽民希望“除贩夷之律",为海上贸易开启绿灯,允许船商巨贾“准贩东西二洋”货物,被新登基的隆庆皇帝批准了。从此,沿海贸易有了合法的交易地点和方式,为了可以海外贸易为目的而产生的倭寇大动乱,就基本上自行消除了。
在朝中,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内阁次辅徐阶一直与严蒿虚与伪蛇,忍隐不发。在嘉靖四十一年,终于寻得机会,徐阶利用嘉靖迷信道教,把以善于扶乩闻名于燕京的山东道士蓝道行,介绍给嘉靖,一日蓝道行在扶乩时称“今日有奸臣奏事”,刚好严嵩路过,这之后嘉靖对严嵩父子日久生厌。作恶多端的严氏父子最终得到了报应,他们的权势被蓝道行的几句话推倒而失势惨死。徐阶得以担当首辅重任,他的学生张居正也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了他惊天动地的改革。
隆庆初年,张居正提出“整饬吏治,富国强兵。”的策略,在张居正的努力下,先后将抗倭名将谭纶、戚继光、王崇古、方逢时调往北边。谭纶镇任蓟辽保定总督后,他把戚继光的精兵强将部队调往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等京师之地。
隆庆四年,王崇古任宣大总督。在张居正的指引下,对当时边关怯战冒功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整顿,制定了严格的奖罚政策。边关军风一时间焕然一新,土气大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王守仁曾分析道:“大明虽大,最为紧要之地四处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他所指的这四个地方,就是宣府、大同、蓟州、辽东,均是明代边界。尤其是宣大面对的是蒙古最强部落俺达,由于责任重大,宣大总督都是最核心人物担当。
方逢时因为在抗倭中尤为突出的优秀表现,被委任的责任就更加重大。隆庆元年,最先被移调到北方巡抚辽东,隆庆四年,被任用到直接与蒙古最猛部落俺答面对面的大同任巡抚,此职也是在“征虏”中最凶险、最重要的职位,一般选用最有能力的人担当。
张居正对王崇古、方逢时等人的任用尤其关键。面对俺答咄咄逼人的气势,朝庭必须使用那种真正有非常之能力的人才能抵挡。在这一问题上,首辅高拱和张居正有共同的认识。
王崇古和方逢时作为同科进士,同时也是直接上下级关系,均是抗倭功臣,合作起来得心应手。王崇古本是晋商豪门后代,对商业十分精明,非常了解蒙古多次劫掠中原物资,是因为物资的过度缺乏,多次要求互市未果才引发战争。
王祟古有个外甥张四维,是晋商豪门张允龄之后、张四维不仅擅长文辞,明习时事,而且风流脱洒,才智过人。张四维之子张定征的岳祖父就是兵部尚书杨博,杨博、王祟古二人久守边陲,善谈兵事,受其影响,张四维也熟知边防事务,为首辅高拱所器重。高拱掌管吏部,于隆庆三年(1569)破格提拔他为翰林院学士,升任吏部右侍郎,参与朝政。张四维舅甥一个在外掌握重兵,一个在京担任重臣,内外呼应。张王家族势力很大,张四维的祖姑父沈廷珍,也是“南帆扬越,西历关陇”的大商人。张四维二弟张四端妻李氏,其祖父李季曾在“兖豫之间从商”。张四维五弟张四象,前妻王氏、续妻范氏均为商人之女,范氏祖父范世逵是著名盐商。张四维之女嫁内阁大臣马自强之子马悙,而马自强之弟马自修又是陕西的大商人。王崇古长姐所嫁侨居蒲州的沈家,也是几代为商。张四维和王崇古家族,他们之间的关系盘根缠枝,错综复杂,是在官场和商场均有极大势力的官商集团。
方逢时也是家资富有的后人,在他幼年时,其父己购得嘉鱼县城房屋过半,两个人都有共同的处世理念。对于蒙古永不停止的侵扰中原的原因,他和王崇古看法一致。方逢时虽然和明朝当时第一勇士马芳的合作,成功的多次给予势头凶猛的俺答非常惨重的打击,可是蒙古因为生存的需要,无论胜败,都要再战,所以战争胜利并不能从根底遏制战争。
同年十月,正好俺答孙子把汉那吉投降,方逢时“首谋受纳以承天休而纾边祸”。立刻自作主张热情接待,并且对总督王崇古说:“此奇货也,机不可失。”王崇古自然心领神会 。 一个汉蒙和平的契机被两人成功的抓住,王崇古和方逢时同时向朝庭上奏:“庶虏中得衣食之急用,斯可永绝盗心,而客商岁得虏货之利,将源源自至,防范既严而通夷之夙弊可革,交易既广,而不均之骚扰可免矣。” 说明蒙古与中原战争是因为需求物资,提出了解决改善蒙汉关系的上、中、下三策,其上策就是“若俺答不忘,来边索取,则明行晓告,许其生还,谕以祸福,令将板升叛逆贼首赵全等生擒,解送被掠人口,悉放南还,然后优加给赏,以礼送还。一以阴中其老牛舐犊之私,一以潜夺其凶顽啖噬之气。彼虽愚昧,宁不知恩,昔逋獍枭,亦获正法,策之上。”的蒙汉友好合作策略,朝庭立刻分为两派,宣大巡按姚继可发难异议,并弹劾主事者方逢时,高拱在《覆宣大巡按姚继可论巡抚方逢时等疏》中明确反驳了姚继可的观点,获得张居正,杨博,张四维等人的一致支持。
张居正在《与方金湖制俺酋款贡事》中说:“今秋边事,公功最多。”张居正明确告知朝廷对宣大巡按姚继可弹劾方逢时的态度,“彼虽有言,庙议已决,无足恤也。”安慰王崇古和方逢时“处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需非常之人。”使他们放心办事,高拱和张居正还授予王崇古,方逢时以“相机行之”的权力。
张居正《答王鉴川计贡市利害》中,用犀利的语言抨击反对封贡的大臣,说“封贡事乃制虏安边大机大略,时人以媢嫉之心,持庸众之议,计目前之害,忘久远之利,遂欲摇乱而阻坏之,国家以高爵厚禄畜养此辈,真犬马之不如也。”从正面阐述了今之封贡与汉之和亲、宋之献纳不同,今日之互市与嘉靖时的马市也不同。提出互市有五利:一是有利于边镇安定;二是节省军费开支,蓄养军民,发展生产;三是通过俺答臣服,东制土蛮,西制吉能;四是收降纳叛,招板升背华之人;五是利用俺答家庭内部纷争,进一步牵制俺答。
陪伴隆庆身边的内阁成员张四维把王崇古在隆庆和议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意见,及时透露给隆庆皇帝,其作用也极为为关键。清朝黄景评曰:“俺答款贡成,内倚辅臣,外藉督府,却妙出一张蒲州四维得新郑(高拱)、江陵(张居正)欢。而于王崇古甥也,往来邮致,完此钜功……天意乎?”借着张四维和首辅高拱,方逢时同乡内阁次辅张居正,兵部尚书杨博之力。朝庭的主和力量占了上风,俺答正求之不得,在蒙汉共同利益的驱驶下,缔结了影响后来中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隆庆和议”。
“隆庆和议”蒙汉互市后,接任宣大总督的方逢时和俺答关系特别好,他向俺答派送翻译人员,还有佛像、番经、番僧,帮助俺答净化心灵。朝庭怕蒙古用铁铸造兵器,方逢时用旧铁换新铁的方法,帮助蒙古获取铁锅、农器等实际事务。使蒙汉关系达到到了亲如一家的程度,互市物资贸易交流空前繁荣,从中原内陆腹地直至边境互市,引发无数人勇闯世界,改变命运,互市上来自中原及世界各地琳琅满目的商品,己经无异于沿海江南富裕的地方。
万历年,张居正担任首辅掌握国政,改革赋税与官吏升迁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实行“以厚商而利农”的主张,扭转明朝“神运鬼输,亦难为谋”的财政危机,南北海陆互市的高度开放,把地大物博的中国领土上的先进产品和技术带向全世界的角角落落,更让当时落后的欧州人眼花缭乱,叹为神奇,他们称中国是像天堂一样美好的东方神秘国度。中国产品令全世界疯狂,吸引世界各地冒险家蜂涌而至,中国产品垄断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贸易,技术,科学无一不遥遥领先。大明王朝因此成为第一个影响遍及世界的高度发达,开放的资本主义萌芽国家。随后由欧州发动的,代表资本主义起盟的,可怜的世界工业革命整整晚了中国明朝一个半世纪之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