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3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童年记忆中的副食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 14: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副食店坐落在县城十字街的西南角,和百货商场斜对面。在我童年的脑海中,所能想象到的美味都汇集在这里:亮晶晶的罐头瓶里的甜蜜水果,蜡纸包的糖球一角钱12块,物美价廉的桔瓣儿糖、螺丝转儿糖、杂拌糖是孩子们的最爱,牛奶糖是所有人的奢望,各种糕点平时是吃不到的,鲜咸带酸的辣萝卜条是人们磨牙的好菜。这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常常被家长指使着来买醋打酱油,也是我们最期盼来的地方,哪怕只有几分钱,也会跑来消费。

  那时侯,关于吃的笑料极多:嘴馋的孩子来买酱豆腐,没等走回家就先舔掉半块是常有的事;买好醋的孩子一边往家走一边举起瓶来灌一口;要是家里吃面条,泛着油光的芝麻辣酱是不敢靠孩子去买的,得大人亲自去,要是孩子去买,到家后指定是不够吃的了……家里有了稀罕的吃食,也是要按人头分开几份的,以避免吃到的多寡不均。据说有一家大人买回去一脸盆沙果儿,预先把藏果子的地点告诉了他最疼爱的小儿子,打算让他先吃点再平分,可没想到,也就间隔了三四个小时,等大人去取果子的时候,只看到了一个空脸盆。还有好多孩子一听说下午要吃饺子,中午就拒绝吃饭,等到吃过了饺子,还有很多孩子会生病……

  夏天的副食店最为诱人,各种水果陆续成熟了,副食店会在街上搭起帆布大棚,吊上大瓦数的灯泡,摆开夜市。水果都是用柳条筐或是竹筐盛载,都是五六十斤的大筐,胖胖的香瓜躺在瓜叶上,深红的李子金黄的杏,散发着独特香味的槟子,挂着白霜的紫葡萄,苹果多数是国光,红元帅和黄元帅是不多见的,梨就是绿皮的酥梨。最抢眼的就是物美价廉的西瓜了,一大片就堆放在地上,码的层层叠叠像小山似的。当时人们都不富裕,买一颗整西瓜的人家非常少,店里就将西瓜切开了卖,一毛钱一大牙儿,生意非常的好。

  晚饭后的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走向街头,来观看副食店的夜市上演的精彩的节目,这就是具有传统特色的、比赛挑西瓜技术的、俗称“打瓜”的游戏。这项活动既有娱乐性、又有竞赛性,也常常会带一些彩头来招揽生意。通常由三个人参与,一名裁判兼命题,另外俩个人按要求同时来挑选西瓜,选好后同时切开,比较一下谁挑出来的西瓜成色接近命题,谁就算赢了,类似于现代缅甸买卖玉石的人们玩的“赌石”。

  夜色越是浓重,“打瓜”越是能达到高潮,卖瓜的师傅们都忙得热火朝天。有时来买西瓜的人也会加入到“打瓜”的队伍中,有要求挑出“水沙瓤”的;有要求挑出“干沙瓤”的;有要求挑出“红瓤黑瓜子”的;有要求挑出“红瓤白瓜子”的。卖瓜的师傅们倾其所能,在西瓜堆中穿梭,各自挑好瓜后,都放在中间条案上,用特制的切西瓜的大片刀,一切俩半,将答案公布与众,成色好的西瓜会被提要求的顾客高高兴兴地买走,第二名挑出的瓜也不会太差,但是输了的一方得付给赢的一方一盒烟。

  也有的时候,顾客会参与进来,我就曾经见过,有一位顾客出两盒“大前门”烟的彩头,要求挑出一颗“黄瓤”的西瓜。“黄瓤”的瓜倒是也有,但混在瓜堆中,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围观的观众都傻了眼,纷纷议论说:“这挑瓜的生熟靠手艺,这挑瓜的颜色的可是没听说过。”再说了,当时的一盒“大前门”烟是三毛三,一颗西瓜也才是四、五毛钱……

  卖瓜的师傅也是艺高人胆大,接下了这单生意,一番精心挑选后,两颗西瓜摆在案头,几十双眼睛都盯着看结果,最终以有一颗是“黄瓤”的西瓜胜出。买瓜的随了心愿,留下了瓜钱和两盒“大前门”,卖瓜的师傅扬眉吐气,当场打开了那好烟,往观众里散发,后排的人们不停地叫好鼓掌,整条街道上都在传送着这条新闻,而我至今也没有明白,倒底是挑瓜的手艺好,还是碰巧了。

  冬天是副食店的淡季,物资萧条,只用大笸箩盛些海棠果、冻柿子、黑枣、红枣、核桃在那里,一如天气般的冷清。但是孩子们对副食店的热情并没有减退,仍然有事没事都爱跑去看看。

  再讲一件趣事:副食店购进了一批泡泡糖,是长条状的、扁扁的那种,包装纸上印着一个大头娃娃正从嘴里吐出个大大泡泡,据说是大城市最流行吃的,卖五分钱一块。这样的新生事物可是我们这些县城里的小孩子没有见过的,每次问起来,售货员叔叔都极其负责任地告诉你,这糖只能吃甜味,千万不能咽到肚里,至于怎么像包装上那样吹泡泡,他也不知道。当时的五分钱在孩子们的眼里可不是个小数目,没有人舍得拿出来买一种不确定因素这么强的东西,所以,泡泡糖就这样遭到了冷遇,搁置在那里。

  过了一段时间,副食店开始处理东西,泡泡糖也在处理之列,只要一分钱一块。尽管如此,这种只能嚼不能咽的糖还是无人问津。直到那年放暑假的时候,邻居董姨家的女儿小霞从张家口回来避暑,她的嘴里老是嚼着什么,而且还能从嘴里冒出一个白色的圆球,吹出来后再把那东西吃回嘴里,嚼一会儿又吐出一个圆泡,特别的好玩。我好奇的问她,她非常傲慢地对我说:“别问了,问也是白问,第一、你们这里没有卖的,第二、就算有卖的,你们也买不起!这是我爷爷从北京给我买回来的泡泡糖,要一毛钱一块,哼,让你开开眼吧!”她掏出一个小长条从我眼前晃了晃。啊!这不是副食店处理的泡泡糖吗?心中一阵狂喜后我马上恢复了冷静,用质疑的口气对她说:“你吹牛吧!用糖怎么能吹出泡泡?肯定是你嘴里放了个气球,一会儿一会儿的吹出来骗我们。”她见我不信,就当场给我演示了一番,只见她把那团泡泡糖顶在舌头上,逐渐撑大,然后闭住嘴往外吹气,果然就吹出了一个泡泡,她正要和我接着炫耀,我却一溜烟儿地跑了。

  我跑回家和我妈要了一毛钱,直奔副食店去买了十块泡泡糖,回来分给小朋友们一起研究。也就半天的功夫,我们就都掌握了吹泡泡的技巧,走街串巷地吹着玩。孩子们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小县城的孩子都学会了吃泡泡糖。副食店滞销的泡泡糖就这样卖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6-2 07:18 , Processed in 0.107598 second(s), 19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