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4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母亲节,带您回“母亲”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16:3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 文/完美的补丁(孙莲英)
  (以此文寄托我们对家乡的思念!献给打鹿村走出去的所有怀乡之人!也献给出门在外的所有怀乡之人!)
(打鹿村的招牌树,打鹿村的魂!)


(老榆树也挂起大红灯,老榆树的春节“装”。)

故乡情,
就是养育了千里马,
飞出了金凤凰的那片沃土;

故乡情,
就是那两颗,
承载着风风雨雨的老榆树;

故乡情,
就是那掉了瓦片、脱落了墙皮,
也掩不住温馨的老屋;

故乡情,
就是那冰天雪地里,
咕咕流淌的暖泉眼;

故乡情,
就是枝头上的喜巧巧,
屋檐下的火燕燕;

故乡情,
就是那采过野菜,
放过牛羊,
砍过柴草的大小山梁;

故乡情,
就是那盛开的卷丹丹、毛兔兔、野芍药,
就是那时不时窜出来的小松鼠、小野兔;

故乡情,
就是那棵歪脖树、那块板板石,
故乡情,
就是弯弯曲曲的盘山路;

故乡情,
就是那独一无二的,
满河湾郁郁葱葱的榆树;

故乡情,
就是那一进沟门直穿眼底的,
牛群、羊群和驴骡;

故乡情,
就是那人背、车拉的忙碌,
故乡情,
就是那打谷场上的槤枷和辗轱辘;

故乡情,
就是节日里,
急急匆匆往家赶的车队;

故乡情,
就是一进村就送上的,
憨厚、熟悉的笑脸和问候;

故乡情,
就是阳坡窝儿、暖墙根儿,
谈古说今的慈祥老人;

故乡情,
就是拄着拐杖的姑姑、舅妈,
扭起的大秧歌;

故乡情,
就是光着屁股,
河里喜戏的娃娃;

故乡情,
就是女孩们的毽子和豆囊,
就是男孩的冰车和泥儿(陀螺),

故乡情,
就是热炕头吃着猪肉炖粉条,
就是浓浓的年味、香喷喷的热炸糕;

故乡情,
就是女人的针线笸箩,
男人的犁耙锄头;

故乡情,
就是父亲赶的老牛车,
母亲做的莜面窝窝;

故乡情,
就是那春天里漫山遍野的杏花,
夏天里满眼的翠绿和野菜,
秋天里的五谷飘香和野果,
冬天里满世界雪白的晶莹;

故乡情,
就是那失散的左邻右舍,
就是那穿着开裆裤一块长大,
散落在天涯的青梅竹马;

故乡情,
就是老在异地的游子,
留在唇齿间最后的乡音;

故乡情,
就是我们始终忘不了的过去,
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故乡情,
就是美丽的大自然和浓浓的乡情、乡俗,
编织出美丽的壮锦;
是祖祖辈辈游子们,
魂牵梦绕的牵挂;!

最后,附图片若干,它们唯美着一代又一代的故乡人!总有一张会勾起您美好的回忆!



图一:进村的路,南水。

图二:河湾的榆树,是我们村独特的风景!天然的氧吧!




图三:美丽的晨曦。(哥:记得那次你送我吗?我让你停车拍的这些照片,你还说:我妹妹就是事儿多,呵呵!)



图四:冬季的荒凉掩盖不住的热土!回家的路,乔家窑门口。




图五:庙后身和山药地,可否想到早年的庙?




图六:刚进村的凤凤儿地。




图七:从后梁照村子和照坡。



图八:谷穗。



图九:毛豆夹子。



图十:红高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十一:门头上凉晒的胡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十二:山药花。





图十三:杨树上的喜鹊窝。




图十四:坐在树荫下仰望蓝天、白云,美丽直收眼底!



图十五:瓦缝、石头缝的猫爪爪。


图十六:芍药花,最喜欢里面围坐一起的“四只小公鸡儿”了!



图十七:满河湾的山姜喜腊花。




图十八:烧瓜子,小时的美食,里面像一条小鱼。




图十九:瓜秧、小瓜蛋儿。




图二十:酸豌豆。




图二十一:春天的榆钱儿。




图二十二:路边的猫眼睛花。



图二十三:路边无名小粉花。(远处那个小人,就是俺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图二十四:毛兔兔花,春天最早的花,和洋奶奶是“同伴”!



图二十五:卷蛋花,招牌花!



图二十六:路边的十皱皱花。




图二十七:千穗谷花。



图二十八:河湾无名小野花。




图二十九:河湾无名小白花。



图三十:路边到处可见的小黄花。



图三十一:地头的臭兰香,拌咸菜最美味了!




图三十二:小时抓过小鱼儿的小河河儿。(本人)




图三十三:雪人。(我和我堆的雪人)



图三十四:家养小白兔。(孙亮外甥女)




图三十五:家家户户都有的小牛犊儿。




图三十六:拉车的毛驴。




图三十七:我们的天然牧场。



图三十八:走了一辈子的山路。(俺老妈)



图三十九:野外最舒服的“大床”。




图四十:摘榛榛。(王金山外甥女)



图四十一:拾柴火。(陆秀珍)



图四十二:上山,我们村才有的白桦林。




图四十三:难得的野外全家福。(最福态的是俺老妈,呵呵!)




图四十四:后梁的羊群。




图四十五:咱家乡常见的场景,放牛。




图四十六:家乡特产干果,榛榛。




图四十七:家乡特产好吃的野果,托盘儿。




图四十八:油瓶瓶。



图四十九:醋柳柳。




图五十:家乡饭,莜面窝窝。




图五十一:家乡饭,莜面傀儡。



图五十二:家乡饭,莜面饺子。



图五十三:莜面骨团儿。



图五十四:莜面饸饹。



图五十五:莜面下鱼儿。



图五十六:早年的方格窗户和窗户花(云云格儿)。




图五十七:滑冰,太好玩了吧!(带白手套的是成年的任翠萍)




图五十八:知道不?咱村的辘辘和水井都进博物馆了,亲切吧?



图五十九:老照片,里边的看热闹人自己也不认得自己了。(俺妹妹,右边可以看清的小男孩是朱恩家二儿子)



图六十:我们父辈的缩影。(像不像你老爹?你爷爷?你姥爷?)

图六十一:三代人的“脚”终于凑在一起了!

图六十二:画戏壮,记得咱村的戏班子不?是不是有想哼几声的冲动?

图六十二:知道不?咱的老房子也进博物馆了。(本人)

图六十三:收秋,掰棒子。
       以上图片总有一种会勾起您的记忆,激发您的乡思,是吧?为了让父老乡情都能看懂,有亲切感,我用的都是土话和自拍;   因为好多家乡话我在字典里查不到对应的字,白字肯定难免,欢迎乡亲们(读着)改正。
            2017年母亲节之际献给我的“娘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11-23 03:53 , Processed in 0.144251 second(s), 15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