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76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六章 情逾野狐岭(王玉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7:15: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样情怀为世虔,汉家月照我河山。
英雄忍辱七千日,巾帼怀思十二年。
两部新书昭后世,千秋意志撼雄关。
野狐大漠虽豪迈,难阻春风入故园。

  前章“汉军横扫野狐岭”,我们讲述了西汉王朝经过10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反击匈奴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作为我国北方军事重地——野狐岭有幸鉴证了这段辉煌历史。今天我们再讲两个历史人物,这两位历史人物不仅与这场战争有关,也与野狐岭有关。他们就是不辱使命、被拘役匈奴一十九年的苏武和在野狐岭地区生活了十二年之久的蔡文姬。
  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之后,远远地躲避于大漠以北的王庭里。实际上他们已失去了进攻中原的跳板,即失去了阴山以南野狐岭附近大片的广阔原野,不得已做出了求和的姿态。他们口头上表示要和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攻中原。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前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这样一来,汉朝也毫不客气地扣留了一些匈奴的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匈奴,匈奴却派使者来求和,还把汉朝的使者放了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就派中郎将苏武手持旌节(就是一种表示汉使者身份的凭信物,用竹杖和旄牛尾做成),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等100余人出使匈奴。
  苏武出身将门家庭,父亲苏建在汉武帝时曾做过校尉,也在张家口一带做过上谷太守,曾跟随卫青出使匈奴,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平陵侯。苏武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因正直廉洁,受到汉武帝的重用,由一个普通的武官长、升为移中厩监,就是替皇帝掌管马厩的官。这次出使匈奴被汉武帝直接提拔为中郎将。苏武带一行百余人,出长安、过长城、穿越野狐岭,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匈奴单于的王庭,向单于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关于苏武这次出使匈奴的路线曾有争议,一般认为是出雁门关而到达匈奴的,也有人认为是经上谷穿越野狐岭而进入匈奴的,我们认为,后者说法更有道理。因为苏武很崇拜他的父亲,从小就想到父亲戍守征战的上谷去看一看,也就是要到古老的张家口地区亲身体验一下这里的边塞生活。这次出使正好遂了他多年的心愿。事实上,他不但从野狐岭穿过,还在此逗留了两天。正当他办完差事准备回朝复命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卫津手下有个部下叫虞常,对他投降匈奴做汉奸极为不满,因虞常的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便暗地里联络了些人,想趁单于外出打猎时,杀掉卫律,同时把单于的母亲劫持到汉朝。虞常和苏武的副手张胜是好朋友,就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张胜,却不叫苏武知道。为此,张胜很表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有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位了这个时候,张胜怕牵连自己,才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位我,如果让匈奴抓起来审问自己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钉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下去苏武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张胜是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住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苏武一听卫律来劝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来还有什么脸面见人。”说着又拔出剑来向脖子抹去。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经爱了重伤,昏了过去,卫律赶紧叫医官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单于觉得苏武是个很有气节的硬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双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苏武说:“我既没有跟谁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卫律举坏蛋剑来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办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对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投降了匈奴,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部下和满山遍野的牛羊,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却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庭,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绝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用。”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向单于报告了情况,单于下令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喝,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苏武屈服。
  这时候正值隆冬季节,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冻,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饿了就扯一些皮带和羊毛片充饥,就是不投降。过了几天,居然没有被饿死。看守苏武的的匈奴兵以为苏武早就饿死冻死了,可打开地窖一看苏武竟然还活着,匈奴兵大为惊异,认为是神仙在保佑着苏武。
  单于见折磨苏武没用,就把他放在北海边上去放羊,而且所牧的羊全是公羊。临行时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能生小羊呢?这等于说要长期软禁并置他于死地罢了。
  北海,即现在的贝加尔湖,在俄国境内,当时,这里是一片千里荒原,人烟罕见。而这个湖又非常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湖沼学家对贝加尔湖研究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这个湖是空的,全世界所有的河溪都流向贝加尔湖,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灌满。这些河流当然包括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刚果河、长江、黄河等等。人们也作过推测,苏武当年到了这里,看到这天水一色,一定认为是到了天的边际。
  不管苏武当年怎么认为,反正他的身边没有一个人,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庭的旌节。匈奴人为了屈服他的意志,采取了最极端的办法,断绝食品供应。为了活下去回汉朝复命,苏武经常挖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时间一久,旌节的穗子全掉了。但苏武啥不得丢掉,紧紧地握在手中。有了它,仿佛产生了无穷的力量,那力量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胜利的信念。其实他的心早已超越时空,并飞过阴山,飞过野狐岭,飞过长城,飞过黄河,一直飞到位了长安。苏武坚信,总有一天,汉匈会和好,自己会带着旌节回到汉朝。
  一直到公元前85年,老单于死了,匈奴发生了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也已驾崩,他儿子昭帝继位。汉昭帝派出使者到匈奴,要让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再提这件事。后来汉朝又派使者到匈奴时,常惠把苏武的遭遇和下落告诉了使者,并教给他营救苏武的办法。
  第二天,汉朝使者见到匈奴单于时非常严肃地责备他说:“既然匈汉和好,就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帝去御花园射下一支大雁,腿一拴着一支帛书,说苏武正在北海牧羊,你怎么说他死了呢?单于 听后吓了一大跳,他还真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上天,连大雁也给他传消息,只好放回苏武。
  公元前81年春,苏武回到了汉朝。途中他远眺野狐岭,徘徊于上谷地,因为这里曾是他父亲带兵戍边的地方,他对这里充满了特殊的感情。当他再次登临长城关隘,极目望去,不禁无限感慨。自己出使匈奴时年仅40岁,如今返回时却是须发皆白。当年他率领的是百人团队,如今只有9人随他生还。这19年使他历尽了多少磨难。为了表彰苏武对汉朝的坚贞不渝,汉昭帝赐他典属国,具体负责少数民族和属国事务,俸禄两千石,另赐钱20万,公田两顷,房宅一处。公元前60年苏武病故,享年80岁,这个年在古代是个非常长寿的人了。
  当时的汉宣帝非常怀念他,便把苏武等11位功臣的像,画在未央宫的麒麟阁,以此来祭祀苏武。


  如果说苏武牧羊的故事这样惊天动地,那么蔡文姬流落野狐岭的故事同样让人垂泪。
  蔡文姬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东汉陈留(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博学而又才辩,尤其精通韵律。据说文姬幼年时,有一天夜里,他名父亲正在弹琴,琴弦突然断了一根,文姬在一旁听见了,凭着声音,立即判断说“断了第二有弦”,蔡邕以为她不过是偶然说对了,便故意弄断了一根弦,再来考问她,文姬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是第四根弦”,果然说得一点不错。父亲这才相信她真能辩琴音,文姬的音乐修养和艺术天赋由此可见一斑。
  蔡文姬一生所走的路非常坎坷。幼年时跟父亲经常在外奔波,16岁时,嫁给了河东人卫仲道,没有生儿育女,丈夫便早死了。于是只得重返娘家寡居。当时因朝庭变故,父亲已被王允杀害。后因董卓擅权,天下大乱,文姬在原籍被乱军所掠,辗转流落到南匈奴。据文史记载,南匈奴的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内蒙、河北、山西、甘肃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张家口野狐岭便在其中。野狐岭一带山川秀丽,芳草鲜美,到东汉末年,这里已经是南匈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蔡文姬被掳后,在此生活了十二年,并与左贤王成亲,还生了一双儿子。
  应该说蔡文姬初到这里很不习惯。她也非常讨厌当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因为这里生活的是马背民族,整天飘零游牧,又与故乡音讯完全隔断。因此她的心境非常凄苦。但是被掳来的就是奴隶,根本就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她貌美而多才,深受匈奴人的垂青。正因为此,左贤王要娶她为妻。但是,对于在南方诗书礼仪环境中长大的蔡文姬来说,是绝对不愿接受这逐步形成要求的,曾以死抗争。后来,还是左贤王用实际行动慢慢地感化了她,两人才算生活在一起。尽管左贤王深爱着她,这里的壮美景色也陶醉过她,尤其是一双儿子更是她的掌上明珠。但她思念故国,思念故土,思念亲人的强烈感情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她的心早已飞出野狐岭,飞过黄河,飞到位故乡。独居异乡,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差异,常使她陷入沉思。看到南飞的大雁,总希望把她在北国的思念带到中原内地。看到大雁北飞,就希望能把汉朝的音讯带给她。而实际上,这雁还是飞得很高很高,渺茫的让人难以寻觅。所以她又常对月抚琴,以清越凄婉的琴声寄托着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在思念最强的时候,她想到自己的命运实在可悲。于是,对天地鬼神发出了愤怒的责问!(加蔡诗词)
  也许有人会说,支撑蔡文姬生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只要看过她写的《胡笳十八拍》就会明白了。那就是她总希望生还故里,死埋故土。正是这不作他乡之鬼的愿望支撑着她。加上左贤王的护爱,一双幼子也离不了她。
  曹操统一北方后,于建安12年(公元207年),特意派使者,带了金璧到南匈奴把蔡文姬赎了回来。此时蔡文姬的心情也好了许多。为此,她不再诅咒北地气候的恶劣,而说“东风应律”;她不再感到寒冷而感受到了“暖气”。在南匈奴,她毕竟生活了十二年,膝下一双幼儿又十分可爱,和左贤王的感情日渐加深。十二年就是一块石头也捂热了。然而,她不得不面对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回到朝思暮想的汉朝去,那么两个孩子就要留在南匈奴,可能是永无再见之日了。这是多么可悲的现实啊!思乡之情和亲子之爱,使她陷入新的矛盾和痛苦之中。“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胡儿兮泣下沾衣。”蔡文姬恨自己不能保护亲生骨肉,不能把他们带回汉朝。“一步一远兮足难移”、“心悬悬而未决兮长如饥。”左贤王呢肯定是一百个不愿意,金银财宝他不稀罕,他要的是蔡文姬。但是他不敢得罪曹操,因为曹操的势力太强大了,他只能忍痛割爱。
  曹操赎蔡文姬回汉,原因很多,诸如他与文姬的父亲是好朋友,常常念及蔡邕无后,因而总把蔡文姬的事儿放在心上。更重要的是蔡文姬是一位博学多才、能传父业的奇女子,曹操思贤若渴,爱才如命,所以才不异重金赎回。
  史载蔡文姬回汉之后,改嫁给同郡人屯田校尉董祀。有一次曹操问及蔡文姬:“听说你父亲生前藏书很多,著作宏富,你能回忆起来吗?”文姬回答:“亡父遗著先前有4000多卷,经过颠沛,都已失散。现在能回忆背诵得出来的只有400多篇。”曹操听了,立即表示将委派10名官员给她当助手,请她把能够回忆起来的篇章全部缮写出来。蔡文姬爽快地答应下来。由于“男女之别,礼不亲授”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于是她谢绝了曹操给她配备助手的好意,自己动笔,凭着惊人的记忆,默写出400多篇文字,史称《续汉书》。蔡邕的文学遗产的一部分就这样通过蔡文姬之手被抢救了出来,这项工程十分艰巨,这种精神也十分可贵!
  蔡文姬是建安时代杰出的女诗人。她的作品被载入《后汉书》本传的有《悲愤诗》两篇。一为五言体,一为楚辞体。这两篇作品是蔡文姬“感伤离乱,追怀幽愤“的产物。其中以五言体《悲愤诗》尤为著名。此诗长达540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女子创作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血泪的文字,悲凉的图画,惨痛的遭遇,正是汉末动乱的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诗人不仅叙写了作者自身呻吟于刀斧之下的痛史,而且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在内祸外患的战乱中所遭受的苦难。叙事与抒情,爱国之情与亲子之爱,紧紧交织在一起,条理严谨,笔力深刻,具有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这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楚辞体《悲愤诗》共38句,题材内容与五言一首大致相同。另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同样是记叙蔡文姬自身的经历,这首诗本身气魄宏伟,感情奔放,确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作品。对此,我国文坛泰斗郭沫若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那是多么深切动人的作品啊!那像滚滚不尽的海涛,那像喷发着融岩的活火山,那是用整个的灵魂吐诉出来的绝叫。我是坚决相信那一定是蔡文姬作的。没有那种亲身经历的人,定不出那样的文豪字来。”
  我们应该毫不夸张地说,它在我国古典抒情诗中,的确无愧为辉煌异彩的杰作之一。
  苏武牧羊的故事和蔡文姬的故事,演绎的是两段幽呛绝决、荡气回肠的历史,并为汉朝与匈奴间的那段往事赋予了各自特定的含义。而野狐岭也正是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而名噪一时的。

    信仰非存一世空,爱家爱国两分明。
    须眉持节惊千载,巾帼续书撼九城。
    不是情怀难报国,哪能史册尽留名。
    荣华富贵全抛却,惟有丹心皓宇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11-23 01:50 , Processed in 0.168333 second(s), 17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