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7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水韵和中华新韵(李自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1:52: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很多人正在学习,写作格律诗和词,写诗填词就必须压韵,所有诗人词家皆用平水韵或中华新韵。不知何故,使用平水韵的人多得多,大多数诗人,就连部分青年也对平水韵情有独钟,而用中华新韵的人却不多。
  据说,平水韵是相当于南宋时期的金代人根据北宋的广韵精减而成的。有上平15,下平15,上声29、去声30、入声17共计106韵,延用至今有700多年之久。由于时间的推移,语言文字的读音变化,平水韵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出现了同韵不同部,同部不同韵的情况。如一东二冬韵母相同却字分两部。四支(支垂宜)五微(微衣)六鱼(鱼如)七虞(虞姑)九佳(佳街怀)十三元(元门)韵母不同却同归一部。
  让我们重读苏东坡的念奴娇大江东去……,苏东坡是北宋人用的广韵(108)应该和平水韵(106)相差无几,这首词共用8个韵脚字;物wù、壁bì、雪xuě、杰jié、发fá、灭miè、发fà、月yuè、分属二平四仄四个韵部。这是一首千古绝唱,如果能用宋朝人的语音来朗诵,那一定会更加优美动听,可是我们当代能有几人学宋朝人说话呢,无奈,我们只好用普通话来读了,然而无论口才再好,也会感到拗口不压韵。如若不信,请还用这8个字作为韵脚,重填一首念奴娇,无论内容多好,也难使读者满意。
  解放以后,推广了普通话,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已被取消,分别派入阴平如:发、削、粥;阳平如:峡、白、杂;上声如:法、甲、渴;去声如:列、叶、月。无疑,普通话方便了人们的思想交流,拉近了人际关系,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普通话的氛围中成长以至衰老的,对于汉字中的入声字知道的不多或不完全知道,因而在写作诗词的时候出现很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在很多当代人的诗词作品中把入声字不自觉地当作平声字来使用,因为许多派入阴平阳平的入声字早已不知其出处,习惯了按平声字读写。因而使平水韵和中华新韵在一首诗词中同时出现。即便把汉字中的入声字记得烂熟,把平水韵使用得出神入化,有些派入阴平阳平的入声字也会叫人犯难(别拗),比如:把气势磅礴四字在格律诗中连用肯定会出格犯拗,而把三峡星河“黑白分明”连用倒是能入格,可用普通话读起来就失去了抑扬动挫,波澜起伏的感觉。就象用一个音符吹笛子,永远也吹不出美妙的曲调。
  如果用中华新韵写作诗词就不会产生以上种种瑕疵。因为中华新韵是根据普通话的发音标准制定的,写出的诗词读音也符合当代人的语言习惯。中华新韵有麻波皆、开微豪、优寒文、唐庚其支姑14个韵部。基本上弥补了平水韵的不足之处,况且,易学好用,初学者容易掌握。
  我本人文化不高,对诗词没有品评的能力,只能发表一些疏浅的认识,肯定有不少舛误。在学习阅读前辈的作品时产生一些不明之处,想借此向众诗友请教,我很纳闷,隋朝人写诗用切韵,唐朝人用唐韵,宋人用广韵、平水韵,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诗人们为什么不能用中华新韵呢。
  平水韵就象一位坚强的老人,已经走过了700多年的里程,难道还要让他再继续蹒跚700多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11-26 11:02 , Processed in 0.124348 second(s), 22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