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7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此心安处是吾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16:4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八岁那年夏天,母亲终于结束了“候鸟”般的生活,带着我们姐妹三人定居在父亲驻军所在地张家口。从此不必再奔波于保定和张家口之间,而我也转入了当时的部队子弟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

       乍从平原来到千里之外的山城,风俗习惯、语言环境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再是浓浓的乡音环绕,身边多了许多陌生的声音。家属院里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随军家属,南腔北调煞是热闹,为着交流方便,我们一群孩子不约而同的讲起了普通话。很快,我便融入了新的生活,却一直无法适应冬天的寒冷,每到冬日,必定把自己包裹的像只狗熊,出门前更是用厚厚的羊毛围巾把自己的脸蒙住,只露出两只眼睛来看路。即便如此,我的梦里还是经常会回到我的故乡,那个天高水阔的小村庄,而对张家口我始终没有什么归属感,一种“人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萦绕于心不肯离去。

       今年春节过后,我陪女儿到省城参加艺术校考,他乡异地,诸多不便。空气中更多了一份被称作“霾”的佐料,脸上便有了一些痘痘作客,惹得女儿不停地抱怨省城的空气不如张家口好,省城的吃食不如张家口香,就连省城的水也不如张家口的甜……我也随声附和。在校园里等着孩子们考试的时候,每每有家长问起,我总是眉飞色舞地介绍着张家口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这时候我才蓦然惊觉,不知何时起,我的骨血已经融入这方土地,而我也深深地爱上了它,于是我才真正体会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含义。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苏东坡有一位好友叫王巩,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南下时,其歌伎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1083年王巩北归,与苏东坡劫后重逢,席间请出柔奴为东坡劝酒。苏东坡问及岭南生活的酸甜苦辣,柔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东坡听后,大受感动,作《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一首献给王巩:“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有你的地方就有爱,有爱的地方就是天堂,那个纤纤弱女柔奴,用真情为“家乡”二字作了爱的注释。

       十几年之后,年近60的苏东坡也被贬至岭南,我想他一定想起了当年柔奴说的那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才可以坦然面对困境,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千古佳句吧。

       今夜,风清月朗,我独自立于窗前,手捧一杯清茶,遥敬那个千年前轻声说出“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的奇女子柔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11-23 11:16 , Processed in 0.136250 second(s), 15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