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3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游大散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23:0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意外的培训学习机会,让我有幸去了一趟宝鸡。
   
    为了更好地消耗等待返程火车的憗暇时光,经与同程的同事商量,准备到就近的一个景点玩玩儿。在翻看关于宝鸡旅游景点的宣传册时,我们不约而同的被“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所吸引,于是决定一起在这样一个春日,去距宝鸡市区仅19公里的大散关看看。
   
    一早退了房,到车站把随身的行李寄存后,我们就乘车直奔目的地而去。蜿蜒的公路两边,树木葱翠欲滴,风景醉人,空气中浸蕴着馥郁的槐花香,车子犹如在清雅的水墨画中穿行,使人心旷神怡。过了杨家湾,就看到一座仿古建筑的城楼上旌旗飘飘,便是今天的大散关景区所在。
   
    大散关亦称“散关”,位于宝鸡市宝鸡县南大散岭上,自古以来就是由巴蜀、汉中进入关中的咽喉要道,有“川陕噤喉”、“关控陡绝”之说。《史记》中对其有“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固关中”的评价,可见其战略地位的重要。关于其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西周时期为散国的关隘,故称“散关”;二是指该关零散分布,前后绵延80多里,故称“散关”。至于哪个更恰切些,至今尚无定论。
   
    景区的入口就在公路边,下车就能见到门楼上“古大散关”四个大字,门楼两侧是“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楹联。门楼的对面是曲折流淌的清姜河,河水虽然清澈无比,孱孱有声,但流量很小,只有干枯的河床上遍布的光滑的巨石仍然宣示着她曾有过的磅礴气势。
   
    购票入内,左侧墙上有启功书写的“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毛泽东和沈鹏分别书写的陆游《书愤》全诗,还有毛泽东书写的陆游《示儿》等几幅书法作品。右侧墙上则刻有岳飞手书的《满江红》,并有岳飞的画像。
   
    走上几步台阶,我们进入天下雄阁,这里展览着大散关的馆藏珍宝,主要有“清江河野鱼化石”、“散氏盘”、“白蛇指路石”、“老子赶山鞭”、“清明上河图”、“耀州青釉倒装壶”和“犒赏三军大肉石”等七件。其中“犒赏三军大肉石”最让人称奇,从正面看它,宛如一块生肉,瘦肉、肥肉、肉皮依次呈现,层析显得十分清晰,咋一看,还真以为是正待下锅犒赏三军的鲜肉呢!让人禁不住开口叫绝。该肉石材质属于纯天然,由沉积岩、变质岩经过一系列复杂地质运动而形成,据称,此石比蒋介石当年从北京故宫带走的“东坡肉石”要大近十倍。
   
    踏上一排陡峭的大台阶,穿过聚仙亭,脚下就变成了一条窄窄的小径,窄得只容一个人通过。蹊径蜿蜒向前,两边绿树掩映、光影婆娑。偶临特别险峭处,设有防护用的锁链。与同事在小径边专供游人小憩的石桌凳上短歇时,自然少不了谈论此地山势的险要和攻取的不易。正值蜂鸣蝶舞的季节,一路行来,时有蝴蝶在眼前飞舞,轻灵柔美,亦有那满山的鸟鸣,或聒噪切切、或婉转清亮、或细若游丝、或宽厚粗犷,交织成任何乐器也无法奏出的天籁玄音,使人迷醉如痴、神清气爽。在我们脚下,有一道隐蔽在茂密的树木间的壕沟,据说是彭德怀元帅解放大西北时“秦岭战役”中胡宗南残余部队在山上做最后的垂死挣扎时留下的“历史遗迹”。或许是受铭牌上“可以捡到弹匣、弹壳”之类文字的误导,几个小孩在壕沟里的枯枝落叶中埋头认真翻找。
   
    沿着一条更窄的小路前行,几分钟后就上到了烽火台。烽火台四角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站在上面似乎仍可感受到古战场上金戈铁马、战鼓雷鸣的震撼人心的气势。骋目远望,只见崇山峻岭中川陕公路蜿蜒而去,这条川陕咽喉的路况一目了然,宝成铁路的隧道也在这里一段段呈现出来,甚为壮观。突然同行的同事说道:“这段是不是有两条铁路经过啊?”我虽然非常坚信从这里穿越秦岭的只有宝成铁路一条铁路干线,但看着大散关两侧近乎平行的铁路线,也难免满腹的狐疑。这时后来的一个带团的导游的讲解,释去了我们的疑问,原来烽火台这里还是观测宝成铁路穿越秦岭隧道的上佳位置。作为我国第一条沟通中国西北、西南地区的铁路干线,宝成铁路在进入秦岭山区后沿清姜河盘旋迂回,铁路通过秦岭时,从杨家湾车站到秦岭大隧道直线距离只有6千米,但升高却达680米,即每千米上升110米。为了把线路坡度改为能够通行火车的每千米只升高30米只能把铁路线反复迂回盘旋,在6千米的直线距离内盘绕了27千米,以3个马蹄形和1个螺旋形(“8”字形)的迂回展线上升,线路层叠3层,高度相差达817米,即为著名的观音山展线。由于受地形阻挡,不得不开凿大量隧道才能让火车通行。站在烽火台上可以看见远处有很多隧道口,分布在今大散关景区的两侧。按照提示,我们等待一列火车的通过。不久就听“呜呜呜”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火车很快就进入隧道,不到两三分钟,又从另一个隧道口开出。如此反复七八次,几个拐弯后,来到了大散关脚下,从烽火台的另一侧驶向远方。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会误以为是好几条铁路在这里穿过。
   
    印象中除了地理书上干瘪瘪的铁路名称外第一次接触宝成铁路是在语文课本上杜鹏程《夜走灵官峡》的课文中,当时对施工工地的情况毫无所知,记住她也只是因为那个爱说错别字的小男孩口中的妹妹宝情(成)。随着参加工作后在施工项目的工作生活,渐渐有了更多的切身体验,课文中的小孩儿的可以说就是我们身边不少上了年纪的同事的童年经历的真实写照,在工地出生,随工地成长,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今天我们出行交通的便宜,而我们今天正从事的修桥筑路的工作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之间的传递。几年下来,虽然也已经习惯了四海为家,远离都市繁华的生活,但心里对家人的深深的歉意确在日累月积。
   
    下了烽火台,是一座供奉“武财神”关羽的财神殿,不信神佛的我们自然不屑参拜,不过财神殿的对联却很奇特:上联是“日昍(xuān)晶??(liù)通天下”,下联是“月朋??(jīng)朤(lǎng)镇乾坤”,虽然可以查到字的读音,确切的涵义却无法言表。两峰之间是一个方圆不足300平米的平台,据说这就是著名的大散关和尚原古战场。平台被东西横亘的一座关隘敌楼一分为二,两层城楼式建筑横锁关口,西面紧靠险峻的大散岭,上可通观音阁;北面是一条长约四十米的关墙,墙外林壑纵横,古木参天,墙内陈列着过去的守城军械:有三弓床弩,群豹横奔火箭,手铳火炮,猛火油柜和巨大的抛石机等;南面是抗金名将吴玠、吴璘的石雕。兄弟俩身被戎装,气定神闲。哥哥吴玠右手支腿、左手握拳于胸端坐,虎视来犯之敌;弟弟吴璘双手拔剑立于哥哥身后,一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概。二人背临万丈绝壁,给人一种超迈横绝、寸土必争、誓与雄关共存亡的震撼与鼓舞。
   
    绕过观音阁继续向上,进入一片山核桃林,山势越来越陡,我们行进也越来越艰难,到“回心石”跟前时早已气喘如牛。咬牙再行几步,峰回路转,忽见一首诗刻在岩石上,“晨上大散关,此道当何难!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坠谷间。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曹操的诗似乎可以把人带到远古时代,去领略他的雄略伟计,柔情雅兴,抑或还有那难以言明的无奈。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曹操欣然登上大散关,在歇脚之时,坐于磐石之上,抚弦轻弹。琴声如流泻的清姜之水,时而激情高涨,时而清丽悠扬,时而哀婉凄伤。让人不禁连篇浮想。
   
    再经几番曲折,终于到达路尽处,站在苏东坡的雕像旁,一黛崇山峻岭尽显眼前,有风吹过,清清的,凉凉的,让人满身的惬意。“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苗。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题宝鸡县斯飞阁》里写尽了欣逢盛世的古今登临者的同感。作为关隘,作为古战场,大散关的血腥悲壮已成为过去,今日的大散关更多的是作为一座让人怀古休闲的绝妙之所令人流连忘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张垣文苑----张家口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3 )

GMT+8, 2024-11-24 16:36 , Processed in 0.136969 second(s), 15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zhangj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