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文苑

标题: 愚蠢的政策吃一堑咋就不长一智 [打印本页]

作者: 人生何处    时间: 2014-10-12 16:31
标题: 愚蠢的政策吃一堑咋就不长一智
  为了能在拆迁中获得更多补偿,贵阳市南明区云关乡多个村近来出现大规模假离婚和买卖户头现象,有的村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已离婚。村民陈某算得上是"奇葩"的一家:祖孙三代全都离婚了,其中还包括陈某已80多岁高龄的父母。"我父母那天是拄着拐棍被搀去离的婚。确实很荒唐,但没办法。"陈某说,这全都是因为拆迁。(7月14日《京华时报》)
  这种逼着人离婚,诱惑人钻空子的规则和政策,并不是头一回。几年前,华北石油管理局曾出台一项"促进买断工龄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引发华北油田的离婚潮;四川省宜宾县革坪村同样因一纸拆迁安置方案,使村庄86对夫妻办理离婚。
  这些假离婚现象的共性就是,源自某项政策或制度设计的漏洞。在一个日益开放和文明的现代社会,婚姻自由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已成共识。无论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还是"投机取巧"钻政策空子、捞现实好处,而且不否认这种婚姻工具化的选择,也蕴含着巨大的道德风险,甚至危及社会底线,但公民作为理性的人而离婚,无可厚非。这在以前的讨论中也成共识。问题在于,这些牵涉民生利益的公共政策,为什么总是这么先天不足、漏洞百出,为什么总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为什么就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吃一堑而长不了一智,其根源在于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现代公共决策理论认为,社会公众参与决策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理性化。也就是说,规则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出台,不能听任单向度的自话自说,而需要倾听与权衡利益相关方的声音和权益,求取两者的最大公约数,从而形成体现公意的公共政策。就像南明区云关乡这些村庄的拆迁补偿政策,如果能够及早开门纳谏,听一听老百姓的意见建议,让最大多数的公众参与补偿政策的制定,那么就可能使政策的各环节、各细节更缜密,更科学,有效避免现如今政策逼人"假离婚"的尴尬局面。




欢迎光临 张垣文苑 (http://bbs.zhangj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