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虽是世界性的,但评奖则是“别人家”的,文化偏向、偶然性都势在难免。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对一个民族,比什么奖都更重要。
又一年诺贝尔奖开始陆续揭晓。全球最大的专业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集团日前公布了其2014年诺贝尔奖预测名单,其中前所未有地,同时出现了4张华人面孔。眼下,最早公布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已剔除四分之一的悬念,剩下的3位,尤其是两位入选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能否获奖,依然让人有些牵肠挂肚,心存期冀。
心存期冀,是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两位在改革开放以后,从中国本土出国留学并走向科研顶峰的科学家成为诺奖候选人:他们曾经毕业于国人熟悉的复旦大学和中科大,现在也都在国内高校任教职并在政府的“千人计划”人才之列。如果他们中有一位能够获奖,那么似乎,才可真正成为65岁的新中国在科研、教育发展上已取得较好成就的一个时代标志;也似乎,才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我们已持续多年的“诺奖焦虑症”。
2012年,作家莫言捧得诺贝尔文学奖。但这并没止住人们对于诺贝尔奖的全然向往。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追问:为什么中国科学家都没得奖?从李政道、杨振宁到高锟等8位获得诺奖的华人科学家激起的,更多不是一个民族的骄傲,而是反思:所有获奖者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以及在国外完成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能出大师?
懂得对比、反思与追问,在某种程度上,是当代中国、中华民族能够取得令全世界瞩目的变化与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若只想在一切排行、评奖中争金夺银,却是一种迷失。世上最美好的,是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好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每个国家、民族都沿着自己的历史与现实,走上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不是竞赛,至于获奖,更应是竞赛外的“副产品”。
历史遗传,我们有太强烈的狭隘文化观念。喜欢竞赛,从政府到百姓都有罔顾世界的多元与变化,仍然一窝蜂地追逐排名与“状元”的倾向。百年贫弱,“落后就要挨打”的民族集体无意识,让我们在面对教育、科研与文化的发展时,也抱着“只争朝夕”的浮躁心态,急功近利,希望一天催生个胖小子、百米冲刺摘得“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这是危险的。诺奖虽是世界性的,但评奖则是“别人家”的,文化偏向、偶然性都势在难免。
杨振宁教授已经预言,十年之内,中国本土科学家就将获得诺贝尔奖。2013年,中国科学家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中获得的突破,已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级”的成果。
但我们真的希望,这个周期能缩得更短些。因为,惟有实现了这样的突破,我们的民族、社会,才会从“别人家孩子”式的痛苦、焦虑和恐惧情绪中渐次解脱,回到我们自身发展和建设的真正需要,而不是一味渴望“与国际接轨”。要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贡献一份最优秀的人类文化。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对一个民族,比什么奖都更重要。
欢迎光临 张垣文苑 (http://bbs.zhangjk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