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文苑
标题:
笔力大小与墨计(锋毫)运动的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一生何求
时间:
2017-4-5 08:24
标题:
笔力大小与墨计(锋毫)运动的关系
根据粘性流体力学的研究成果而得出的流动规律,笔力大小与墨汁运动的速度等物理参数之间有下列关系,其中的“速度”是墨汁沿纸面运动的“瞬时速度”,或称“即时速度”,即在确定某点处的速度时,所用的时间长短只是墨汁流经该点处所花的时间,此前此后耗费的时间概不在内。因此“停顿”时所用的时间不在确定“行笔”速度快慢的考虑范围之内,而且这些关系其实就是湿摩擦应力的力学公式中的内容,只是以书法的术语作文字的说明而已,故可称之为笔力公式 :若锋毫“平铺”于纸面作匀速运动,而且平铺的墨汁对纸面的压力处处相同,则笔力 与墨汁的粘度及其沿纸面运动的速度成正比,与平铺的锋毫至纸面之间的墨汁厚度成反比;
若锋毫沿行笔方向“斜铺”于纸面,其间墨汁对纸面的压力并不处处相等,如果墨汁的压力从锋尖沿行笔方向是逐点增加的,则使笔力减小;相反,如果这种压力是锋尖处最大,然后沿行笔方向逐点减小,则使笔力加大;
锋毫着纸或起动的“零”时刻的起笔速度越快,则笔力越大;
起笔后若加速而行,行笔速度越来越快,则加大笔力;
起笔后若减速而行,行笔速度越来越慢,则减弱笔力。
锋毫高速着纸的零时刻或起笔的初始时刻还有一个特异现象:只要起笔速度不等于零,墨汁与锋毫(注意,不是墨汁与纸)之间的摩擦应力在起笔的瞬时变为无限大!这正是产生“涩感”的物理原因。
涩,摩擦滑动而遇阻之谓也,所受阻力比正常的摩擦阻力大。刘熙载在《书概》中说:“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斯涩而自涩矣。” 相当准确地描述了书写者身受的涩感:“笔方欲行”,即起笔的瞬时;“如有物以拒之”,就是锋毫遇到了特异的阻力。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如有物以拒之”?所言并未再置一语,读者对如何能“涩”还是难以释然。粘性流体力学则给出明确的答案:只要高速起笔、起笔速度不等于零,就会在起笔的瞬间产生“如有物以拒之” 的涩感。书圣有言“势疾则涩”,我们只要把其“势疾”理解成“高速起笔”,看成“高速起笔则涩” 就是了,所以涩感并非是涩笔所独有。涩笔是特指步步停顿式的战行,每一步都要重新高速起笔,每次起笔都产生涩感,写完一画要经过多次起笔因而会多次体验到涩感,因此把步步停顿式的战行用笔称为涩笔或涩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起笔时的特异应力只是数学意义上的无限大,物理意义上则是异常的大就是了,因为它仅出现在起笔的那一刻,几乎在起笔的瞬间就会衰减到正常状态,因此这种无限大的特异应力不会导至人力无法行笔。只有行笔处于“振迅”状态的“迟涩”那样频频发力以保证每次都能高速起笔,才会给人以更深刻的感觉,体会到要“竭力而与之争”;其次,这一无限大的特异应力或涩感不属于书法笔力,因为它是墨汁与锋毫之间的湿摩擦应力,而笔力则是墨汁对纸的湿摩擦应力。不过,这一特异应力的产生或涩感的出现予示着有较高的起笔速度,因而是可能有较大笔力的一种信号。
有了湿摩擦应力亦即笔力的力学公式作为依据,我们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对有关书学技法的各种主张加以审视,看看是否真有道理。
包世臣有句名言:“凡墨色弈然出于纸上,莹然作紫碧色者,皆不足与言书;必黝然以黑,色平纸面,......,乃为得之。” 就是很有见地的精当之论。“弈然出于纸面”,说明墨“浮”,墨汁厚度大,对照公式可知,其结果必然是点画乏力,故不足以言书;“色平纸面”,乃是墨汁的厚度簿得不能再簿了,由此会形成很大的笔力,使点画笔力雄强,故为“得之”。
墨淡意味着其粘度小,将导致笔力也小,笔力靡弱者难得神采,故“墨淡则伤神采。”;墨绝浓,意味着粘度很大,笔毛的任何形变过程都会引起笔毛与墨汁以及不同位置的墨汁与墨汁之间的强烈摩擦,消耗不小的能量,结果真正用于使平铺的锋毫沿纸面运动的作用力明显减小,然而最终是否造成“滞锋毫”的后果,则因人因笔而异。若笔为软毫,其弹性不足以抗衡因变形而生的强烈摩擦,锋毫的变形不如人意,则锋毫必滞;若笔毛弹性足够大,书写者又能轻松自如地发出拔山舞鼎之力行笔,则非但不会有滞毫之感,反而会使点画笔力更加雄健,质感更加美妙。
按照笔力公式,不同的压力分布会对笔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心正则笔正”,相当于锋毫平铺状态,可近似地认为压力处处相同,在这样的压力分布下,其压力对笔力的作用仅表现在对墨汁厚薄的影响上,本身对笔力没有直接的影响;最好是“锋先管后”,如李世民 所言“须笔锋先行”,这样斜铺的锋毫于锋尖处压纸最紧、压力最大,再沿行笔方向墨汁逐点变厚,压力变小,结果将加大笔力;要紧的是“不得卧其笔”,不宜作管先锋后的偃笔状的拖笔,或虽不偃卧其笔,却以小笔写大字,将笔毛按压得超过笔腹乃至笔根,势必造成锋尖上翘,压力最小,沿行笔方向压力渐渐加大,至笔腹或笔根处压力最大,这样的压力分布对笔力最是不利。无论如何,拖笔或压至笔根的书写应慎用。
关于行笔速度快慢的利弊,历来难以讲清。这里我们借用齿形为直角三角形的锯条,说明为了满足笔力公式的要求,应有怎样的行笔速度及其变化。
锯条从齿根开始,齿尖向上,锯条长度代表锋毫书写一画所历经的曲线长度。锯条平滑的底边代表速度的零值,有齿的一边每一点的高度都代表相应位置的速度大小,离底边越远或越高,意味着速度越快。
齿根是起笔之处,按公式要求,要高速起笔。起笔初速度越高,它离底边的高度就越高、越“斗峻”。起笔后紧接着加速而书,行笔速度越来越快,在速度图上的位置越来越高,所以加速的过程在速度图上形成向上斜升的斜边。
单从应力公式去分析,行笔速度问题似乎非常的简单,只需高速起笔后一直加速书写下去就是了。从理论上说的确如此,实际上则很难做到。
人力的书写受生理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或无力一直加速疾行下去,总有势衰力弱、不得不从快变慢的时侯。然而,按照流动规律,慢速及从快变慢的减速行笔将减小笔力,是不允许的,因此必须在被逼要减速慢行之前,行笔尚处在加速过程之中,在“须有不使尽笔力处”就应主动地断然停笔,保证还有力量将笔“擒得定”,停得稳,以避免 “刹车”时可能有的减速滑行状态的出现,杜绝速度缓慢的行笔。因此停笔处应该是速度最高的点,这就是住笔要“峭拔”的齿尖之所在了。
从笔法的意义上说,上述过程经历了起笔、加速而行和停笔,算是写完“一笔”了。一笔往往不能完成“一画”的书写,要继续书写就得原地重新起笔。于是又重复一次新的行笔历程:高速起笔,加速而行,在其势将衰未衰、尚在加速行笔之时骤然停笔,形成锯条中一个新的齿形。新齿齿根与前齿齿尖的连线垂直于底边,表示停笔处有两个速度:前一短画的住笔速度与新短画的起笔速度。就这样一个齿形紧接着一个齿形地书写,直至完整地写好一画,整个过程就形成了锯齿状的脉冲式速度变化图像。
可以看出,“高速起笔,加速疾行” 其实就是传统书论所称的“疾势”行笔,上述满足笔力(湿摩擦应力)公式的要求而行笔的过程就是“疾势/急停” 紧接着一次又一次地“疾势/急停”直至写完一画的过程。这恰恰就是“涩势”战行的行笔过程。“战行”可以沿着直线,也可以沿着曲线,曲率半径很小的战行或涩笔,就是人们所说的挫笔。换言之,挫笔是螺旋状的曲线战行。因此疾势与涩势的结合,借助涩势以实现疾势行笔,能保证各种点画的墨汁运动处处都满足关于加大笔力所要求的高速运动条件。所以“得疾涩之法,书妙尽矣。” 是很有道理的。
欢迎光临 张垣文苑 (http://bbs.zhangj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