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文苑

标题: 胡若思山水画作品欣赏 [打印本页]

作者: 风雨兼程    时间: 2017-1-30 08:41
标题: 胡若思山水画作品欣赏
    胡若思(1916.3—2004),字遐思,号琴人。画室名勰一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 。擅山水画,尤喜画黄山,先后20次登黄山,居山作画,满意之作,以“遐思”题署 。作品《桂林山水》藏于中国美术馆,《黄山松云图》藏于江苏省博物馆,《万古长青图》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万壑松风图》陈列于中南海紫光阁 。历任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作品有《黄山天都》、《桂林山水》、《献马图》、《蓬莱三岛》等。
    其父长于古书画鉴赏,自幼受其父薰陶 。 9岁入“大风堂”,拜张大千为师,14岁随师东渡日本,举办童年个人画展 。 15岁之作《匡庐瀑布》参加比利时世界博览会获金奖 。 1954年任上海华东美术家协会创作干部,自1955年上海国画院成立后任画师,1957年兼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兼任国画教研组组长。
   虽然不同的画家描绘桂林山水,各有不同的方式和特点。李可染以其深厚的功力,使桂林的山愈显深重,水愈显沉静;白雪石笔下的桂林山水,清秀可掬,使人流连忘返。而胡若思的这幅《桂林山水》,则从民间美术和装饰绘画中汲取营养,用工整细致的笔法描绘出桂林山水风貌,在典雅清丽的设色中呈现出装饰化的特点和精致的笔墨情趣。胡若思以黄山为表现题材的系列作品,普遍带有一种舒朗的快意。此图也是表现晴朗的黄山。群山在雾中隐现,而雾淡薄轻盈,倍显清丽。图中近山施墨,墨重而少勾勒,远山用笔,一丝不苟作出山之筋络,石之转折,再敷以淡彩,使冷色中带有暖色。从这种施墨设色布局方式来看,胡若思的山水画创作已不是纯粹的传统表现手法,显然接受了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山之境界更广,气势更大。从近百幅绘作来看,胡若思基本承袭了张大千的笔法与神韵,工笔、写意、青绿、泼墨无所不精,堪称罕见的多面手,而其中又以工笔和写意巧妙的融合之法,最为让人称奇。






欢迎光临 张垣文苑 (http://bbs.zhangj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