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文苑
标题:
看看古人“高考”,爱拼也不一定赢
[打印本页]
作者:
一缕阳光
时间:
2016-7-23 07:49
标题:
看看古人“高考”,爱拼也不一定赢
高考已考完,学子们正怀揣梦想,带着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蓄势待发,迎接人生第一场“高考”。而在古代,除了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家庭,一般平民百姓或普通官员的子孙,要想博得前途、获得良好出路,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唯有参加“科举”(高考)考试。因此,古人对考试的重视程度,对今人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古人考试主要有书、诗、论、赋四科,即八股文、试帖诗、经纶、律赋。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有人统计说,古人需要学习的书籍达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等。当然,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也是必须的。
这些对古人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也都能忍受。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录取的人数少得可怜。譬如唐代,因为编制控制得很严,考取进士的难度非常大。每年参加考试的考生平均在一两千人左右,但能被录取的也仅是数人至三四十人不等,百分之一二的几率,好比现代的学生考清华、北大,难度可想而知。据康震教授的《评说唐宋八大家韩愈》一书介绍,晚唐著名诗人黄夤考了17年,黄滔考了24年,孟棨考了30多年。
还有,贞元十二年(796年),46岁的孟郊终于考上了进士,他心花怒放地写下了《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的大体意思是,以前我是个无名的人,你们看不起我都是应该的。可现在我是新科进士,我要把长安所有的美景看个遍……
孟郊为什么这么高兴?一是作为孝子,他终于可以给母亲一个交代了。二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就是这样,读书人必须走科举这条路。只有金榜题名,才能学而优则仕。算一算,从贞元七年(791),孟郊四十一岁时,才在故乡浙江湖州考上乡贡进士,于是才有机会去京城西安参加进士考试。贞元八年,没有考中。贞元九年,孟郊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仍然没有考中。直到贞元十二年,孟郊才终于考中。
更滑稽的还有,唐昭宗天复元(901)年,因为平定内乱,朝廷为了表示庆祝,特别优待考生,那一年录取了五位老考生。老到什么程度呢?有两位年过七十岁了,有三位年过六十岁,估计都是三十年以上的资深考生了!
古代可笑又可恨的科考潜规则也不少。譬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声天下白”的作者,诗鬼李贺,不仅年轻有才华,还是李唐王朝宗亲的后代,深得大唐名家韩愈的赏识。按道理说,李贺各种条件具备,顺利考上进士不在话下!但,因为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这个晋,跟进士的进是同音字。如果李贺去参加考试,就是犯了忌讳,对自己的父亲不尊重,不恭敬,会被唾沫星子淹死的,他还敢去吗?
最后再说说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韩愈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的美名。但这样一个大家,高考之路也是充满了酸甜苦辣。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十九岁的韩愈怀着远大理想和志在必得的信心,来到首都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相当于国家公务员的笔试),结果没有考中。随后几年,韩愈又一连两次参加考试,均名落孙山。试想,我们参加高考,三年都不中,心理压力该有多大?跳楼的心只怕也有了吧!
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25岁的韩愈第四次参加考试,这次共招录23人,韩愈以第十四名的成绩被录取,可谓皇天不负有心人。按理说,韩愈可以顺利地进入公务员队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但是,唐代的科举制有规范的程序,是一项非常严格的公务员选拔机制。考中进士,除非是冠亚季军,可以直接做官。否则,还得经过吏部(组织部)的考试,通过了才能被授予正式官职。
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韩愈首次参加吏部组织的博学宏词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由吏部在进士中选博学能文之士,录取后授予官职)考试,没有考中!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韩愈再次参加考试,还是没有考中!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韩愈第三次参加考试。这一年吏部博学宏词科考在韩愈等三十二名进士里进行,中奖概率大大增加。韩愈这次发挥极好,终于进入前三名。算一算,韩愈从唐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到长安求取功名,先后参加了七次考试,考了近十年。相当于我们现在参加了四次高考,又进行了三次公务员考试,这难度、这毅力绝非常人能及啊。
当然,科举考试的骄子也不少,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都是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文坛大腕或高官。
欢迎光临 张垣文苑 (http://bbs.zhangj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