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文苑
标题:
端午节遐思
[打印本页]
作者:
张瑞
时间:
2015-7-1 14:25
标题:
端午节遐思
乙未年的端午节到了,出于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仰和崇拜,我翻箱倒柜,找出屈原的生平履历材料认真阅读,想写一篇纪念屈原的文章。已经晚上七点了,顾不上看新闻联播,仔细认真阅读屈原的生平事迹。
看着看着,心情开始激动,快看完了,忽然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流下了眼泪,泪水痒痒地、涩涩地停在腮边,渐渐有了一点凉意。古人的苦难在后人心中总是非常淡漠,可对经历者来说,却是日积月累寸寸血泪的承受。就在这一瞬间,在那字里行间,我似乎触摸到了屈原生命的温热。这样一个曾经存在的生命,在历史的某个阶段,曾经任楚国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的贤臣,却遭到排挤流放。秦灭楚后,忧国忧民的屈原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不妥协、不退让的态度,为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在长沙附近的汨罗江怀石投江而去,端午节成了他的祭日。
我想着,我思考着,我有了一种久违的、熟悉而陌生的感动,一种曾经体验过的力量,让自己从世俗生存之中超拔出来。屈原的壮烈行为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理所当然的境界,但是,世俗生存的巨大压力将它掩埋了。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篇。主要有《离骚》、《九歌》、《九章》、《无间》等充满了对楚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重大积极的影响。
他被放逐后,一个渔夫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则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夫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生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大可不必。
屈原两千多年来被后人纪念,核心是他的气节和风骨。楚国已亡,以屈原的才华和名望,继续做官也大有可能,就是楚国不灭,以屈原身份和才识,他可以“弃暗投明”,离楚去秦,可能也会得到重用,这样的人当时还真不少。然而,屈原就是屈原,他忧的是自己的国,忧的是自己国家的人民,他的信念、理想都放在了他自己生长的国家里,他将自己的生命与之紧密相连,不妥协、不退让,为自己的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两千多年来,得到颂扬的是屈原,不是渔夫。
屈原之后,又出现了“气壮山河”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张自忠,还有杨靖宇、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等数千万无名的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的独立,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种民族的气节,民族的风骨映照千秋万代。
当然像渔夫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随波逐流,苟且偷生,没有民族的气节和风骨。端午节纪念屈原,是人民的意愿。他的民族气节、民族风骨反映了中华儿女不怕任何强敌,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为了国家和民族,敢于反抗任何来犯之敌,敢于以自己的满腔热血与敌人血战到底!
端午节纪念屈原,也是当今的需要。两千多年过去了,中华民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爱国爱民的精神在今天,却更加值得珍惜。纪念屈原,就是要学习他爱国爱民的精神,学习他的民族气节和民族风骨,重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古人风骨犹尚在,今朝更应亮气节。
欢迎光临 张垣文苑 (http://bbs.zhangj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