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发表于 2016-10-6 16:38:42

崂山太清宫

崂山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山”。崂山我没有去过,游览崂山自然是很高兴的事。关于“崂山道士”的故事,记得还是念小学的时候,从小人书上看到的。从中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不化力气办到的。学习也是一样,不下苦功夫是学不会的;那些不肯刻苦钻研,就想学到本领,到头来,只能像王七一样,撞得头破血流,一事无成。”这个故事,对我及小伙伴们的教育意义是很大的。崂山,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导游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是崂山风景的特色。我年已事高,不便乘缆车观赏崂山的风景,便按约好的时间、地点,在山道上漫步游览。崂山是花岗石地貌,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层峦叠嶂,深涧幽谷,壁立千仞;象形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我惊奇地发现,绿色植被顽强地在花岗石地貌上生长,顽强地向裸露的山峰攀登;在花岗石上长出绿色植被是极其不容易的,数百年,上千年,终于在花岗石上站住了脚,生根,发芽;漫山的松柏,郁郁葱葱,峰峦叠翠,清泉潺缓,我们作为现代人,千万要爱护呵!吃过农家饭,我们便向太清宫进发。有人说崂山是神仙之宅,灵异之府。蒲松龄曾在崂山写《聊斋志异》,老子、孔子都去过崂山,“崂山道士”的故事,就发生在太清宫,这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对太清宫的向往。我随着队伍沿着“老子路”在山谷里穿行。二旁是古木参天,花草团簇,山谷间泉水淙淙,是极其幽静的地方。去旅游的人多了,乱扔的东西也多,谁来打扫呢?乱扔东西是代表一个民族的素养,中国人,要自尊呵!走进太清宫,更是古木参天,数人合抱不下的千年古树,比比皆是。太清宫始建于公元前140年,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道教建筑。幽静的环境,确是修身养性之地。走入几进宫门,在金桂树旁有一小亭子,传说是蒲松龄的“写书亭”。相传蒲松龄曾在此写《聊斋志异》。亭旁有蒲松龄的塑像,他正举笔凝神专心致志地构思文章。《聊斋志异》中有几篇小说多是以崂山为题材,特别是“崂山道士”、“香玉”等等,脍炙人口。郭沫若对蒲松龄曾作出深刻的评价“写人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我敬佩蒲松龄考场失意,却深入民间写出了被人们传颂了四百多年的《聊斋志异》,就是往后的数百年甚至更运,《聊斋志异》以及“崂山道士”的故事,对人们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离写书亭不远,是孔子正在问礼于老子的巨型石雕,孔子正谦虚地向老子请教,在此拍照、留念的游客也多。老子、孔子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我虽然看了,但至今还有不少地方不太理解,但一些富有哲理的格言,至今对我极有启发。“孔子五次问礼于老子”的故事,我也看过,对我有不少帮助。我们这代人,经过大跃进、三年饥荒、文革运动,在血的教训中,使我们的思想有了些提高,那就是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必须允许有学术上的自由和不同意见的争议,即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若“独尊一家”,必定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灾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史,以血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崂山是一座风景如画的山。山海结合部的岬角、岩礁,滩湾交错分布形成瑰丽的山海奇观,让人流连忘返;更重要的是它有不少名人留下的富有哲理的故事,让人们去学习,去思考,那里面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崂山太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