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天门山
说起天门山,很多人都会想起湖南张家界天门山,但我所说的天门山是岷县的天门山,是一个四季风景如画的天门山,也是一个让曾经在这里奋斗过的人们所留恋的天门山。这里曾经是牧场,有上场和下场两个场区,其位于岷县蒲麻镇西北部,与漳县黑虎林场接壤,距岷县县城70多公里,海拔2600 - 3000米。全场总面积为1万多亩。始建于1958年,当时为引洮工程的副食基地。1961年归甘肃省人民委员会作为机关农场。1964年转交省农垦局。1966年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兵团第十一师为药材农场。1975年农建十一师撤销,再归省农垦局。同年由省农垦局移交武都地区,改为牧场。1985年2月因行政区划变更交岷县接管。1988年3月16日,岷县人民政府决定撤销牧场建置,交蒲麻乡政府经营。
1988年初,这里撤场移交给当地政府管理,场里的职工也被重新分散安置到全省各个地方的其他单位,我的父亲和其他职工一样,带着我们全家离开了这片让人留恋的土地。听父亲说,离开的那天早上我抱住门框哭着拉不走,惹得大人们直掉眼泪;那时的我只有两岁多,事情过去太久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我想那是我对这块土地以及这个家最真的留恋。
二十多年过去了,对于这块土地,留给我的记忆确实有限,但他却承载着父辈们许多的故事,父辈儿时的记忆都被天门山满满的充实。常听父辈们讲起往事,从他们的言语里透着的全是留恋和不舍。一年四季,都有故事发生,就像缓缓流淌着的下场河,涓涓不息。
这里四季如画,人们渲染着画卷,画卷演绎着人生;春天,微风拂面,青草刚刚铺满大地,成群的牛羊已浮在其间寻觅,鸭儿崖上传来了放牧人悠扬的歌声。夏天,蓝天白云,潺潺溪流,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纵马驰骋于这蓝天绿地之间,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蒙古草原;在水泉湾里野草莓、莓子、酸啾啾、蒿棍儿、“羊胡子”都是人们“舌尖上的诱惑”,那一个个忙碌着的身影是“采蘑菇的小姑娘”。秋天,天高云淡,气候凉爽,田野里那一片片金黄色是牧场职工用辛勤的汗水凝结的果实。冬天,白雪皑皑,立于天梁之巅俯,视广袤原野,白茫茫一片,好一副北国风光美丽的画卷;闲不住的爷爷出发了,带着兵团配发的半自动步枪在其间找寻着山鸡、野兔等等,努力为孩子们带去大自然馈赠的美味。
最令人心驰神往的则是下场的天然溶洞,洞口高约七、八米,宽约六米左右,没有人能知道洞究竟有多深,当地盛传此洞可直通漳县贵清山谷底,但至今无人考证;洞内景象千奇百态,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的石钟乳挂满洞顶与洞壁,内有溪水潺潺流出,人可通过溪流中的石头徒步进入,内部气候湿润阴凉,可使人神清气爽;据说洞内有三个深潭,潭水一个比一个深,到洞内大吼一声,回声会发出阵阵轰鸣,不绝于耳,黑暗中偶尔有蝙蝠从头顶飞过,将人吓出一身冷汗,神秘莫测,令人遐思;在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传说:“在清末民初,此地土匪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周围村民受土匪追赶都逃进了此洞,土匪赶到洞前准备进洞杀人时,突然之间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只见洞内冲出一支队伍,红襟黄甲白马,整整齐齐,气势汹汹;土匪见状慌忙逃窜,再没有侵犯过当地居民。当地人认为是神仙显灵救了他们,于是将该洞被尊称为‘神仙洞’流传至今”。
距该溶洞不远,有一个地方叫“烟雾洞”,传说此地所有的雾都是从该洞飘出,当然这仅仅是传说,但天门山的雾绝对称得上是此地佳景;若遇雾天,云雾缭绕,忽远忽近,云里雾里,亦真亦幻,仿佛进入了仙境。
由于受利益驱动,在移交当地政府管理后,周围群众违法违规开荒,培育中药材苗,天门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近年来,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之下,当地政府狠抓生态建设,大力退耕种树、种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当地群众在此积极成立了天门山专业养殖合作社,经营起了鱼池、养殖场和农家乐,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避暑之地,走上了“生态养殖+旅游休闲”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共赢。
说来惭愧,我虽生于天门山,但多年来很少涉足其中,参加工作以来,仅去过一次,当年的场房再很难找出原来的模样,只留下爷爷栽植的一棵白杨树在默默守候,爷爷已去世多年,白杨树却凝聚了爷爷的精神。2011年夏天,我工作调动到其他地方,临别之际,三、五好友邀我同去天门山游玩,为我饯行;在青山绿水之间,我们举杯换盏,畅叙友情,时至今年已四载有余,但对于天门山的留恋依然如旧,永远割舍不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