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过客 发表于 2016-8-2 07:45:52

池塘,一片芦苇的呻吟

      这一方自然的池塘,存在于城郊地带一个村落与另一村落的地界之间。池塘面积不大,方圆不过一亩半。池塘的周围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生长着四季的庄稼、蔬菜、瓜果。春种秋收,夏播冬藏,土地从来不闲着,池塘从来不闲着。四季池塘的美与颜色的变化,蕴藏着润眼的生机景象。       我是无意间发现这方池塘的。几年前的一个春日,我从钢筋水泥高楼夹击着的城里搬迁到城郊居住,小院有两株樱花树,花开烂漫,温馨宜人。家养的小狗刚过满月,机灵可爱,逗人欢喜。这只小狗,是妻子从打工的印刷厂老板家养的一窝小狗中领回来的。妻子喜爱这只深棕色的小狼狗,起名“莹莹”。灵敏的两只耳朵,像雷达一样时时在接收、分辨周围的声音,像兔子的耳朵一样常常竖起来。院墙外稍有风吹草动,两只耳朵竖起来,直奔楼门下“汪汪”叫起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尤其逗人可笑的是那条尾巴,与其它的狗不同,尾巴总是卷曲的,翘得老高。小狗心里有着猜不透的秘密,它的秘密就藏在那摇晃的尾巴里。每当下班归来,吃过下午饭,小狗想出院门外去逛,那卷曲的尾巴就摇晃不停,两只黑溜溜的眼睛看着你,不依都不行。跑的远了,时间长了,不由人出门寻找。老远的看见那摇晃的乳白色尾巴,一定是我家的小狗。小狗爱吃鸡爪。我时常逛商店,免不了给小狗买上几只鸡爪。小狗嗅觉灵敏,一进门就嗅到了气味,“汪汪”叫着,尾巴摇着,直到吃着鸡爪。之后,兴奋地在小院里撒娇,或在小院用嘴头玩皮球发出声响,或楼梯上下狂奔,炫耀。       春去夏来,草木旺盛。田野庄稼疯长,密密匝匝的玉米林撑起一片“青纱帐”,蔚然气象。小狗伴随着夏天的到来,长大了,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与院墙外的那些狗们有了直接的接触,混的熟悉。夏热,空气沉闷。出门游逛的小狗迟迟不归,急煞人也!我穿过一片青翠的玉米林,去寻找不归的小狗。       离我居住地二里开外的村落地界,竟然有这么一方震慑心灵的池塘。池塘边细密的芦苇亲密地挤在一起,细长的叶子,翠色欲滴,池水也是绿莹莹的诱人。小狗就在芦苇丛边喝水,小心翼翼,两只前爪撑着池塘边的芦苇,摇着尾巴不停地在喝。看见我到来的那一刻,小狗狂奔我的脚下,其它的几只狗远离了池塘。小狗在我身边喘气,吐着润红的舌头。我静静地蹲下身来,生怕惊扰了这一方宁静的池塘。我无语,坐在池塘边。这一方清凌凌的池塘,周边生长着一丛丛茂盛的芦苇,手指粗的芦苇杆呈现青绿色,一片片苇叶在微风中摇曳。池塘清亮,有鱼虾游荡,自然自在。池塘四周是玉米林,长得多半人高了,正好遮挡住了外面的视野。池塘远处,有噪音的蝉鸣在叫,一阵接着一阵,好像故意在干扰我来欣赏这一方池塘,搅乱人的心境。不听也罢,收回心来,看我的池塘,观池塘中的影像。      午后的太阳炙热,偶尔的几片云朵遮住了烈日,地面移动着阴影。我是从池塘里看到云朵的影子,天蓝云淡,浮云飘悠。太阳在池塘中慢慢西斜,虽则火热的日头,此时我却感觉不到。池塘边有微风在动,池塘里的太阳光不刺眼,好像一幅小学生学画的太阳图画,是一幅不规则的图画。一不小心,几条小鱼抖动了池塘中的画面,那一轮火红的太阳随之抖动歪斜,不圆。看着看着,一溜黑云过来了,全遮住了太阳。潜意识告诉我,“夏日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黑云越来越多,几乎看不到池塘中的影像。池塘边转悠的小狗已等待的不耐烦了,“汪汪”叫了几声,吓得池塘中的鱼虾躲进了水草里。眼看要下雨了,小狗在我前边穿梭,我紧跟着小狗,又穿过一片玉米林,返回。       无意间发现的这方池塘,就成了我闲暇游玩的好去处。小狗常去,寻找也方便。一方小小的池塘,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慰藉和满足。       夏日的池塘,午夜时分,蛙鸣声声入耳来。一场夏雨过后,池塘积满了污水,也挤满了蛙鸣。       夏夜闷热,难以入眠。出门散步,不远,绕过一片青纱帐,顺着一条踏出的小路行走,听得见玉米叶子白日卷曲后午夜慢慢舒展的声响,偶尔不在意也会划伤皮肤,滋啦啦的痛。走近池塘,老远听见蛙声一片,此起彼伏,很是惊喜。那阵势愈接近愈强烈,好像有位娴熟的指挥家在引领,曲调激昂浑厚,节奏强烈。忽然,戛然而止,一片静谧。原来我的脚步声,随着蛙声踏出了韵律。异样的声响,引起了蛙的警觉。蛙鸣静止,我心沸腾。呼吸感觉急促,不得不蹲下身来,静坐池塘边。看池塘上空的一轮半月,想象月宫的事儿,心意菲菲。片刻寂静,又听蛙鸣。这一会儿,蛙被误导了,我会心一笑。先一声蛙鸣试探,接着又是一声蛙鸣,于是乎,瞬间响起了合唱队,歌声嘹亮,整齐如一,无与伦比……       在这一方池塘的夏夜,我独享一场音乐会,一次难得的专场演出。这样的时光,是不能带来小狗的,它会搅乱美妙的场景,使人扫兴而归。一次小狗尾随于我,正当蛙鸣之时,小狗“汪汪”,蛙鸣声绝。好动的小狗往往不听使唤,静待不过几分钟。听蛙鸣,我喜欢独往独来。       鸣是乡村夏夜的唯一标志。远处的一两声蛙鸣,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在乡村,生下来的娃娃最初接触的声音除了鸡鸣狗吠,就是鸟叫蛙鸣。从小深受这些声音的耳闻目染,山里的孩子机灵聪慧,嗓门大声音响。尤其是女孩子,笑起来咯咯不停,说话声音脆响。夏夜,乡村的蛙鸣随处可以听见,近似天籁般的声音。哪里有蛙鸣,哪里就有人家村落。村民在蛙鸣中酣睡,梦语香甜……居于高楼林立的城市,难有喘息的机会,哪里还能听到蛙鸣?不说也罢。       秋阳的日子,池塘边多有色彩。蚂蚱在池塘边舞蹈,蚯蚓在池泥里伸缩,蝴蝶在池塘草花上翩跹,水鸟在塘苇中穿梭,还有我的小狗“莹莹”在池塘边嗅嗅,池塘给人以无边的遐想……这是午后,斜阳映照,光影斑驳。池塘中的影像,有太阳、云朵、水鸟、小狗,扑棱棱的水鸟穿过池塘水面,波光粼粼,池塘中的所有影像歪曲失真,多姿多态。只是一会儿的功夫,水面平静,复归原有的镜像。      站在池塘边,任秋风吹拂我的衣衫,任池水过滤我疲惫的心绪。水鸟扶摇于芦苇丛中,碧绿的芦苇枝叶发黄,茎杆坚硬。一阵秋风掠过,苇花飘飞,白絮绵绵,拂过我的额头,酥酥的有点麻木,不由心颤。听见山坡那边的山鸡鸣叫,小狗直奔山坡而去。秋阳下的池塘,光彩夺目。秋风中的玉米叶子飒飒声响,成熟的玉米个个颗粒饱满,撑开包皮露出了笑脸。藤蔓上的串串大豆不时发出响声,黄叶遍地。该是收割的季节了,池塘将有机会露脸。       秋收过后,田野赤裸,池塘凸显,一丛丛芦苇直立在池塘边,随风飘摇,独占一方风景。       秋风萧索,寒冬来临。冰冻的池塘,残余的芦苇枯枝露出尖尖角儿,被冰凌缠裹。斜阳的余晖下闪烁刺眼的亮光。结冰的池塘,看不见春夏秋季的影像了。一方池塘,洁白无瑕。我在池塘边转悠,无所收获。小狗在池塘边嗅嗅,用润红的舌头舔结冰的芦苇冰棍,嗅觉冬天隐藏的那些它猜不透的秘密。       忽而一夜来,大地一片白。雪落池塘,只看见一片低洼。很少有人踩过,雪落得很厚。找不见池塘的边沿,唯一标识的是一棵挺拔的杨树。夏日我和小狗曾在树阴下歇息。我背靠杨树看书,读《瓦尔登湖》,眼前的池水就好像一方静静的湖水,宁静且悦目。微风拂面而来,书读困了,似乎在睡梦中笑出声来,小狗“汪汪”,梦醒。       烟霞中的池塘固然可爱,落雪中的池塘孕育着生机。寒冬终将过去,暖春随风而来。冰雪融化,池塘裸露。从南方归来的燕子,轻快地掠过池塘上空,落入百姓院中,檐下筑巢。       春风中的池塘,一片烟柳气象。芦苇露出嫩绿的尖尖,一日一个样子,蓬勃生长。池塘里的水清湛透亮,小狗也去池塘边探春,免不了喝口池塘里的水,美滋滋的摇头,晃动卷曲的尾巴……       偶然发现的一方池塘,竟然成了我生活中的必修课。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每一次闲游池塘,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或兴奋,或叹息,或忧虑,皆出自于一时的心境所致。池塘,池塘,让我心情荡漾……城市发展的速度与日俱增,冲击着远近的城郊农村。那一方僻静的池塘,听说已在规划之列。说归说吧,总不至于这么快把!自我安慰,自我给力。       去年开春,无事,我又去了池塘。哪里围着一堆人,好像是看热闹。远远的我猜想,是不是小孩子或大人不小心掉进了池塘水中,不知怎样?胡乱的想着已走近了人群,原来是一把巨大的铁手在填充池塘。挖掘机在池塘上空来回旋转,我的心在澎湃在激荡,好像痉挛似的身不由己。我差点儿喊出声来,“啊”的一声叹息,周围的几个人转过身来,看看我无语,翻白眼,弄得我难堪。理智控制住了我的情绪,也没有做出傻事来。       我看见冬日残余的一片片芦苇倒下,似乎听得见一片片芦苇在痛苦地颤抖,发出凄楚的呻吟;我看见池塘中的鱼虾从水面溢出来,一些好奇的孩子在哪里用手抓鱼。我从地上捡起一个塑料袋子,不顾旁人见笑,像那几个孩子一样抓来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鱼,放进塑料袋子中。此时,挖掘机铁手已伸向我和几个孩子身边,城管人员大声嚷嚷离开。无奈,还有不少小鱼和小虾掩埋在铁手倒下的泥沙中了,只有惋惜、长叹!一位熟悉的朋友看着我好笑,拧开他手中的一瓶矿泉水倒进我的塑料袋中。小鱼在有限的空间里游荡开来,我对朋友点头、笑笑,轻轻地将袋子撑开,透透空气。由于激动,竟忘记了小狗的尾随。回头看时,小狗竟在池塘边的那棵未放倒的杨树根嗅来嗅去,是在嗅自己留下的味觉记号,还是寻找失去的那种美好的感觉?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小狗自己晓得。我呼唤小狗“莹莹”,一些人在看我。小狗尾随着我走,我顾不得这些了,什么脸面?个人形象?统统丢之脑后。匆匆进了我的小院,将袋子中的小鱼放进院里宽敞的鱼池中,让它们和十几条金鱼一起生活,也算是对自我心灵的一时安慰。一周多天我的心情不好,总是烦躁,不由自己。我知道自己心痛在哪里?但我无能为力。那一方可爱的池塘,竟然在我的眼前悄然消失了。       从春到夏,我没有去过填平了的池塘那地方,我怕回味那些逝去的日子。记得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芦苇是平凡的、脆弱的,它缺少智慧与灵性,自然生长,随风飘摇。但会思想的芦苇正说明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有自己的主见、思想,人是最有智慧的生灵。面对自然界的芦苇被践踏和毁灭,人这根会思想的芦苇又作何解释呢?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又是秋阳的午后,我出门散步,遛狗。顺河边路行走,一不小心,小狗远离了我,村前村后找不见。我想,小狗是不是去了哪里?本不想去的地方还得去。一年后的今天,开发商将池塘填平后盖成了商品房,楼前是休闲小广场,城郊附近的人午后常来游玩,观夜景。       小狗果然在那里,顺着场地转圈圈。嗅嗅这里,嗅嗅那里。已填平的原池塘的西边修成了假山,池中有水,红色的小鱼在游。坐在假山旁的大人们在说笑,小孩子在假山旁追逐玩耍。小狗看见了我,一抬头扑进我的怀里,眼里却含着泪花,我知道了什么?聪明的小狗常把心事流露在眼角。我抚摸小狗的头部,也坐在假山旁的石凳上,小狗卧在我的双腿上,静静地望着眼前的高楼、假山,怔怔地发呆,到底在想什么?我猜不透。       也许,小狗忘不了清湛的池塘水中波动的影像——太阳、云朵和飞鸟,还有倒影的芦苇和它自己。小狗第一次来到池塘,看到倒影的自己,“汪汪”叫着看我。我摸摸小狗的头,它看到我的手和它自己,不再“汪汪”叫了。此后,每到池塘,小狗喝水后爱看自己的影子,故意做着可笑的动作,前爪抓地,后爪蹬地,昂着头,摇着卷曲的尾巴,吐着润红的舌头……       也是这样的秋阳天,红彤彤的太阳照耀在池塘上空,芦苇随风飘荡。好美的景致,永远定格在一年前的记忆中,无法抹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池塘,一片芦苇的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