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过客 发表于 2016-7-29 08:00:14

湿地的盛夏

一只蜻蜓立在初出水的荷叶之上,一条鱼游荡在莲叶之间,一朵并蒂的荷花低头看自己的倒影,两岸垂柳青青,野草丰茂,繁花点点。这些湿地最稀松平常的景象,百千年前就被诗人当做锦绣华章来吟诵。由此,湿地盛夏的美,就可见一斑了。我应该感谢我的脚步,它常牵引着我走遍湿地的每一个角落,不管春夏秋冬。就像这个盛夏,蝉在两岸树林里鸣唱,水鸟在空中翻飞,一群羊和牧羊的老人同在草地上悠闲地消磨着时光,一只窄小渔船从荷叶满满的水面划过,原本碧绿的水面,就出现了一条白亮的水路,像是绿色绸缎底子上的一道划痕。船头三两只的鸬鹚有些笨拙呆傻的模样,雕塑一样站立着。划船的也是老人,不疾不徐地划,似乎并无目的与思想。好像划船放羊这样的事特别适合老人,或者说,只有老人的淡泊与笃定,才能让这样同样稀松平常的两件事,看起来又多了点诗意与悠然。我想有时候,给生活找个好比喻,是必要的。远处,有人借助于芦苇与蒲草的遮掩在裸泳,恣意与忘形之时,就忘了没穿衣服,浪里白条一样在水中欢歌。我仅仅只是错开了一会眼神,稍楞了一会思想。几只鸬鹚就像跳水运动员一样,箭一般射进水里,再钻出水面,长长的嘴里就各自叼着一只泛着银光的小鱼。划船的老人依然不疾不徐地划船,小鱼在船舱里滚跳,鸬鹚又雕塑一样聚在船头。然后,船越来越远,船后的水路越来越长。再后来,视线里就不见了船,都是亭亭的荷叶与挤挤挨挨的荷花。再一阵风摇,那条光亮的水路也不见了,就像从没有船驶过。风里漾满荷的香,水草的香。这种香,还没到湿地,就能远远地闻到。苏轼闻水香知路程之远近:“水香知是曹溪口,眼浄同看古佛衣。”这诗适宜湿地,虽不是曹溪口,但那水香,想必是一模一样的。蒲棒上,立着一只蜻蜓,我走近了,它就飞远了。湿地的香,我走近了,它却香得更远了。河水的浅滩处,有女人在洗衣,梆梆的木槌声,一下一下在青石板上回荡,总能让人想起来点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书里的那些美好的爱情,多发生在安静的水边。湿地的盛夏,适宜恋爱。盛夏的日子,在湿地,看看荷花,看看流水,看看水中的游鱼。或者,采摘一些荷花,听一听蝉鸣,顺手捡个东西打个水漂••••••精神便是无边清逸的。有时候,生活在喧嚣与粗糙的世界里,能创造出一些属于自己的细致和美丽,无论是精神上或是实质上的,都是那么重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湿地的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