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玫瑰 发表于 2014-7-14 15:30:10

用想象力造一个朋友来安慰自己

  James Patterson 的Sundays at Tiffany's 不同于他的众多小说。James Patterson 擅长写悬念侦小说, Sundays at Tiffany's 是一个别致的浪漫爱情故事。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富有想象力,若现实生活里得不到满足,就用想象力造一个朋友来安慰自己。故事中的想象朋友(Michael是孤独的Jane,8岁)精神上的安慰。Jane九岁生日那天,想像的朋友 Michael消失了。21年后,长大的Michael在帮助别人的使命中再次邂逅Jane, Michael认出了当年自己帮助过的小朋友。21年过去了,Jane ,30,她心灵深处依然保留着自己8岁时的那段美好回忆。
  Michael与Jane 的这次相遇,使两人相爱。
  看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以前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
  有一少女,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上下都有兄弟姐妹,父母终日为生计奔波,从未有时间和心思关心孩子们的想法:她十三岁,第一次来月经,竟不知道这是女生的自然生理发育过程,以为自己得了什么怪病,非常害怕。这个年纪,身体上的变化让她羞涩,困惑,加上心灵上的情窦初开,她寂寞得不知该向谁倾诉。每天夜幕降临,她都能看见自家对面楼里有一扇窗透出来的灯光格外明亮,她禁不住想那里才是她真正的家。自从认定了这一点,她不再觉得生活在世界上是孤单无助。她认为那扇窗内有她期盼的理解和关爱。夜晚,她会望着那远处的灯火出神,默默地把心中的委屈,彷徨诉说。她遐想,那扇窗内有人愿意听,也有安慰,只要闭上眼,她的梦就能触摸到一种温暖。
  若干年过去了,她像其他女子一样: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她想,幸亏当年是那样执着地幻想,才平安度过了敏感,冲动,寂寞的青春期。
  作家严歌苓说:写小说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不可以按着自己的真正喜好做事,而她的小说,可以对已有的现实生活重新安排,小说的人可走极端。严歌苓一语道破作家执笔的心声,同时也点透了读书人的寻找。我们读小说或者看电视剧,很多时候就像小孩制造假想朋友,现实生活让我们失望,找不到自己渴望的东西,所以就从别人笔下的,屏幕里的故事来寻找似曾相识的自己,或者追求实际生活里不能追,也追不到的东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想象力造一个朋友来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