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宣言 发表于 2015-6-17 11:47:38

心灵的标签

    今天上午带学生做阅读,是陈忠实的散文《难忘一种鸟叫声》。不知学生是否受到了感染,我确是被深深打动了的。作者所写的每一件事,都唤醒了我沉睡着的记忆:麦收之后终于吃到白面锅盔的满足,烈日暴晒下搂拾麦穗的艰辛,那些不都是我曾经身处其中的感受吗?
    读罢文章,我对学生说:“你们的感受也许真的不如我深刻,这并不是因为我阅读能力比你们强,而是因为那曾经是我实实在在的生活!”文中提到的玉米糁子、碌碡,于我而言也是再熟悉不过的。
    真的,现在想起小时候在农村度过的童年、少年时光,总感觉是一个涂着五光十色的璀璨的梦,我觉得那真是一场美梦。这并不是因为二十多年前远离了农村才发的令人牙酸的感叹,真的是因为农村给了我太多太多有趣的经历,至今想起还会幸福地微笑。
    那个时候,农村的学校不放暑假,只放农忙假。我记得麦收的时候,常常要和伙伴们一人背上一个柳条筐,去刚刚收割完麦子的田地里捡拾麦穗,捡拾完再交给生产队。那个时节,温度虽然还不是很高,但日头绝对是最毒辣的,因为几乎没有一丝风,也难得看见一片云彩,整个天空常常就像一望无垠的大海一样湛蓝湛蓝的。
    阳光照在身上不是温暖,是滚烫的感觉。陈忠实说,太阳直晒得他裸露的胳膊由红变黑,再脱下一层层白色的皮,脚下像火烤一样,满脸满身都流出了汗水,直到没有汗水可以流出——一点也不夸张啊。可我想说的是,那个时候,也许真的被艰辛的生活折磨过,可沉淀在我们心底的怎能没有麦穗的清新的香味和田野的自然的气息呢?
    现在想想,当时种种不堪真的记不甚清了,却似乎能嗅到来自家乡田野的味道!我一直觉得农村里长大的孩子的生活远比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的生活丰富得多,也有趣得多!
    在我记忆里,印象深刻的还有拾花生那种活计,其实和捡麦穗属于异曲同工,只不过用的工具不同罢了。拾花生是需要短把小锄的,把长能够手握即可。我却懒得一锄一锄地去刨,常常跟在拉耙的人身后捡拾。人家拉耙要的是花生秧,我跟在人家后面捡拾被从土里带出的花生,那种感觉似乎是偷了懒却又意外地收获了般的沾沾自喜。至今还能想起那个常常被我跟在身后的拉耙的外村的大妈,觉得跟那大妈还蛮有缘分的,因为她拉耙我捡拾的过程中我们是常常唠家常的,尽管那时我才只有十二三岁,却感觉我们是成了朋友的。在农村,人们大多质朴,是很容易拉近距离的。
    我曾吃过刚刚从土里刨出来的花生,水分很多,绝不同于晾晒很久的花生的干涩。直到现在,生的花生我都不喜欢吃干涩的,只喜欢吃刚刚从地里刨出来的,还带着一股泥土气息的湿润的花生豆。
    这么多年来,自我感觉一直算得上质朴。我想说,是农村的水土滋养了我啊。在农村长大的人,心里就像被烙贴了标签一样,那标签上写着四个字:质朴,真诚。在我看来,那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
    很喜欢陈忠实的文字,语言朴实,文笔细腻且感情真挚。我想说,他也是一个真正从农村里走出来的作家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灵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