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桥
家乡的桥,有几处。不多,却很美。西边从段家沟水库流下来的小溪,途径郭沟入涧河时,有一座大桥,南北两侧各有两个小桥。
大桥属于陇海铁路上的涵洞桥,是上个世纪修建的。桥上面是陇海铁路,下边是三个高大的拱形水洞。记得小时候,学校老师来家访,和在铁路上工作的父亲闲聊时,常常说起当时的全民动员大力修建铁路的情况。我不清楚这座大桥修建的具体的年代,但按照史料记载,他们说的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时期的1956-1970年国家对郑州到宝鸡的复线改建工程。那么,按照推算,这个高高架起的大桥的修建时间还应该更早一些,应该是在1915年以前了。因为,1915年9月是陇海铁路中的洛阳至观音堂段30公里竣工的时间。当时,是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如此看来,至今,这个大桥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这个大桥,从我记事起就巍然屹立在那里。上边是日夜轰隆着呼啸而过的火车,下边是清澈见底的潺潺溪水。人在桥下,车在桥上,仰望,那该是很巍峨的了。那么,人座在火车里透过窗口从桥上往桥下俯视该如何?那基本上可以用“一览众山小”来形容了。
大桥很高,下边的三个水洞大约高有十几米,宽七、八米,深几十米,全部用钢筋水泥铸成。桥的南边是一个面积不大的深水老潭,北边是浅浅的散得很开像扇子似的溪流,溪流上有很多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动。洞子很深,里边有深深浅浅的水和淤泥。这三个洞子,平日里人们很少去,只是到了夏季,为了避暑,才有人在晌午时分在洞门口铺张凉席,休憩片刻。然后,在熬过正午的酷热之后,就急忙离开。因为,水洞里的温度实在太低了,停留的时间久了,会得病。洞子里的温度很低,大夏天,也只不过几度而已。水洞里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透过洞子南边的微光,勉强能看到里边的深水处的水面上的粼粼波光,远远望去,好像曲径探幽一般。但我是不敢轻易涉足的,总觉得有些神秘。不过,到了枯水季节,这三个洞子也就有了别的用场。有人为了贪捷径,会大着胆子从洞子里边穿过,但需要穿很高腰的胶鞋,因为洞子里有水。三个洞子里,最西边的和中间的几乎没人走过,而东边的走的人相对稍微多一些,洞子里边坑洼不平,在里边也是提心吊胆的。
我每次去洞子处的时候,都只在洞子北边的小桥处玩。
洞子北边的小桥,大概有七米长、三米宽,也是钢筋水泥铸成的。小桥下边有两个低矮的通道,大概有五十公分高,容许一个几岁的小孩子弯腰在里边来回穿梭。这样的布局,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小孩子们往往会很好奇地在里边穿来穿去地玩耍,稍不注意,就会被水呛住,或者里边的杂物、石头绊住。大人们是绝对不容许的,但是,因为小孩子好奇心强,玩心大,常常乐此不疲。大人们是管不住的,只好听天由命了。
和洞子处的高大的大桥相比,这个地方的小桥仿佛小矮子一样。小桥虽小,不过确实很好玩。小孩子们常常用紫苏槐的枝条编制成笊篱,蹲在桥边伸手用笊篱去捞小鱼或小虾,或者在浅浅的水滩上玩水,很有乐趣。玩到极致的时候,还可以在水里逮螃蟹、挖河贝,或者在水面上捞到从上游漂浮下来的半红半绿的樱桃。因为,溪水上游就是樱桃沟。我虽然不曾见过樱桃沟是什么样子,但可以从这难得的果实里看到茂盛的樱桃树,以及樱桃嫁接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
对于小桥处的樱桃,我的这个印象是很深的,以至于很多年后,每当我听到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插曲《樱桃好吃树难栽》这首歌曲,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小时候在洞子北边小桥处的小溪里拣樱桃的情景。
大桥在全长1759公里、先后修建了四十多年、并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隶属整个新亚欧大陆桥的东西铁路干线中,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接点,可是,纵观全局,它却宛如陇海铁路这条巨龙上的明珠,在盘根错节的骨缝里,起着联系东西交通的命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气势恢弘的陇海铁路上,洞子处的大桥如泰山般的坚固地屹立在那里,以至于让南北两个小桥也成了不老的神话。
北边的小桥充满了情趣,自不必说。大桥南边的小桥,也让人难以忘怀。
大桥的南边的小桥,位于从段家沟水库流淌下来的溪水注进涧河入口处。
这座桥比洞子北边的小桥略微大一些,建造时间也相对晚一些,大概是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桥的北面紧挨着铁路滑坡下有一个砖厂,估计这座桥是专门为来往运输红砖的车辆通行用的。因为来往的多是载重的车辆,所以小桥建造得很坚固。这座小桥,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石拱桥的建造方法,下边有一个宽大的拱形门洞,拱的上边用石头垒砌成,桥面上铺着结实的水泥板,桥两边的边沿用青砖垒成简单的花型。
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这座小桥,知道的人不多。这座小桥的建造很简单,但是,由于结构合理,并且工匠在建造的时候并没有偷工减料,因此,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了,还依然伫立在那里。桥的结实程度是不用说的,除了砖的颜色旧了一些,几乎看不到任何风雨侵蚀过的痕迹。这和中国八十年代以后的三十年中的许多建筑相比,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每次看到这座小桥,我都在想,在工程方面,是容不得丝毫马虎的。那些虚巧而空的花架子,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昙花一现,而越是朴实无华的东西,越经得起岁月的斑驳。
洞子处的大小桥,都是在涧河的支流上建造的,那么,涧河上的桥多不多呢?那是肯定多的。因为,涧河(又叫谷水),是洛阳的四大河流之一。涧河支流上的桥多,主流上的桥更多。在流经老家的涧河上,几乎每走几步,就能看到或大或小的各种各样的桥。按建造材质来说,有木质桥、石桥、砖桥、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桥等;按照形状来说,有拱桥、梁桥、独木桥等。
在奶奶家的门口的涧河上,是一座石拱桥,桥头有高大的皂荚树。这座桥很古老,具体建造的时间没人能说出来。是民国?还是晚清?也许是更远的年代吧?不过,我记事的时候,这座桥已经逐渐被废弃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砖拱桥,桥上有护栏,护栏的旁边有水泥垒砌的引水渠沟。砖拱桥的旁边,有一座小独木桥。木桥有些摇晃,走在上边像演杂技一样。我记得爷爷经常挑着菜篮子从上边走,也看见奶奶提着一篮子的饭菜,扶着砖拱桥的墙壁,迈着小脚颤巍巍地到菜地给爷爷等人送饭。他们在上边走,行色自如,可是,旁边看的人却担心得很。我是不敢到上边走的,怕一不留神就掉进下边的河里。
新建的砖拱桥很气派,是国家出资修建的。因为桥面很宽,所以附近来往的人都从这上边走。每天里,车水马龙,很热闹。村子里的人也常常会在饭前饭后坐在这里做针线,闲唠,或乘凉。小孩子们有时也会聚集在桥头玩耍,或踢牌,或抓石子,或玩皂荚籽。聊累了,就到河边去戏水。
河两岸有高大粗壮的杨树,春天来了,大人小孩都到桥上用连杆钩杨树叶。这种叶子很大很嫩,放在锅里用热水焯一下即可食用,或炒、或凉拌、或蒸包子。
因为在村子里,这座桥的生活气息更浓一些。
奶奶经常坐在桥头,怀里抱着拐杖,看山,看水,看风景。我呢?是很少去的,有时随着母亲在桥头和叔伯婶娘们寒暄问候,也是片刻的短暂停留。但是,这种清澈、秀丽的风景,已深深地烙在了脑海。
奶奶家门口往西、往东都有桥。往西,紧挨着推水闸一东一西各有一座小桥,都是很简易的用水泥板建成的。据说,这俩桥是在建邙山大渠时修建的。不过,东边的这个小桥很窄,仅仅容下一个人通过。而西边的那个相对大一些,可以通过小型车辆。在推水闸上游不远处,还有一座桥,是同水泥建造而成的。这座桥不高,几乎是贴着水面的,在洪水季节,河里的水能满过桥面,溢到河沿。因此,可能是建造不很牢固的原因,桥面多次被冲垮,路面也损坏得很严重。这座桥后来在一个在异乡拼打的本地成功人士的赞助下,又进行了修正,到现在通车基本没有问题。不过,这座桥建成的时间并不长,前后还不足三十年。
从奶奶家门口往东,有好几座桥,稍微大一些的那座,是大家都可以使用的公用桥,属于那种很简易的钢筋水泥桥。而那些家门口的小到只有两米宽、四、五米长的砖砌拱形小桥,是近些年迁移到河边的住家户为了出行方便自己出钱建造的。这样的桥,是私家的,别人一般是不能随便带着笨重的东西在上边行走的,怕把桥损坏。
我在外边,每年回去的次数不多。大伯和小叔生病的时候回去看过,见到那些久违的桥,是格外的亲。虽然桥已经破败了,不像当年那么繁华,可是,记忆里的情景却永远镌刻在脑海。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水。还有,那些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