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如风 发表于 2014-10-29 22:13:04

为啥读书?

    11月24某报发表征辉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谈到我们今天离书籍越来越远,文章写得很好,很现实,读了很有感触。但想接着说点什么,因为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
    现在我们整体“文化水平”是大大提高了,单是大学毕业生每年就有五六百万计,是十几年前的十来倍。怎么会没有人读书呢?的确是奇怪的事。有人说,现在科技发达,电脑网络相当普及,许多信息和知识,网上都能看到,自然书是没有人看了。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对。美国应该说科技更发达,电脑更普及。但我前两年去美国时,飞机上竟看到几个美国人在静心读书。美国的休斯敦,人口最多只和厦门相当,而图书馆竟有六十来个。我去过几次图书馆,里面读书的人并不少。有的人是带着午饭去的,一呆就是一天。中国各地读书风气也不尽相同,我在深圳书店和图书馆看到的“人气”就比别的地方旺得多。看来,书籍离我们越来越远除征辉先生所说之外似乎还有别的什么原因。以本人的粗陋见解,这也许和我们为啥读书有关,也和我们的历史和生存条件有关。
    自古以来,中国人读书都是为了求取“功名”的。头悬梁、锥刺股,“学海无涯苦作舟”。十年寒窗,奋力读书,图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朝为牡牛郎,暮登天子堂”,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吗?一千多年来,这种功利性的读书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尽管,那个时代,读书能考上“进士”、“举人”的,只是读书人的几千分之一和几百分之一,但是“读书做官”永远是读书人的最大动力。不过,那时候的读书人获取不了“功名”当不了官,生存并不成问题,也不会因此而抬不起头来,因为能够“金榜题名”的人实在太少了。“穷秀才”固然寒酸,在乡间还是受人尊敬的,因为他们“知书达理”。有时候还可以当当“教书先生”,过年有人会送几斤肉吃。
    上世纪初,废除了科举制度,读书人转而为“知识”读书、为“救国”读书,不少人漂洋过海,留学日本、欧美,如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他们最后改变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共和国建立,不少人为国家的独立自主、富强民主、科学进步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尽管是民族危亡、炮火连天、兵荒马乱,但是那时候的大学培养出了中国至今仍引为骄傲的杰出人才,如钱学森、杨振宁、邓稼先、梁思成……
所以有人说,从1905年废除科举到1957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中国读书人的命运一直是不平坦的。远的不说,清朝雍正和乾隆都搞过“文字狱”,是针对读书人的。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许多读书人又一次倒了霉。接着不久,“文革”开始,知识分子整个成了“臭老九”,读书有“罪”、有文化有“罪”,“大老粗”才是最光荣的,是“革命”的依靠力量……这段灾难历史对中国破坏很大、影响很深,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似乎已被人遗忘。然而,我们今天谈到“读书”,还是不能否定它的影响的。
    “文革”虽然长达十年,但还是很快过去了。“风水轮流转”,“文革”结束以后,恢复了高考,“知识”就不再和“反动”联系在一起了。而且,提干部加上了要“知识化”,许多文化人因此而当上了“官”。原来灰头土脸的“臭老九”,一下子扬眉吐气起来,有的人连自己都没有想到。这当然是好事,本来嘛,大到治国、小到治理一个单位都应该靠有文化的能人来干才是对的。“文革”期间,让“贫下中农”去管理学校,闹出很多笑话,这种状况当然不能继续下去。
但是,凡事搞到极端就不一定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不管干什么,都要讲“文凭”了,本来应该叫做“职业介绍所”的地方现在叫做“人才中心”,“人才”的标志就是有“文凭”,找什么工作都要是“人才”,都要有“文凭”。于是,办假证的、刻假章的应运而生,墙上的“办证”牛皮癣广告越来越多。
    说来也有点悲哀,象征知识的学历竟然和牛皮癣广告联系在一起。要知道,当年考上一个秀才、举人是要敲锣打鼓张榜公告的,如果是考上“进士”,则要把匾额高高的挂在大门上,是无限的荣光。现在的状况是,什么都要“文凭”的同时,文凭却又已经泛滥成灾,假的不用说,连真的也大大贬值了。
    十年(实际上不止十年)寒窗苦换来的真文凭要找到一个工作也很不容易。你看那“人才中心”门口,天天如同闹市,进进出出的人当中随便问一个,都是来过好几次的。在我认识的人中,找到工作,往往都是要经过几次折腾。“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黄金屋”和“颜如玉”并非那么容易得到的。但如果没有“文凭”,情况则只有更糟。现在“读书”,和“飞黄腾达”越来越远,但似乎和“生存”却连在了一起,文凭,是为了谋求工作的一块“敲门砖”。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为了生存,多少人从孩童时代开始就背上重重的书包,苦苦读书。
    我们这一代人,虽然经历坎坷,该读书的时候没书读,会吃饭的时候没饭吃。但没有像现在这样,为了“文凭”和无数次的“考试”,竞争压力那么大,连本来是天真烂漫的青少年时期都失去了应有的开心和快乐。读书,现在的确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苦差事。
    当读书是为了生存,读书是苦事成为“共识”的时候,谁还没事去读书呢?似我等已经“船到码头车到站”的人,既不要努力“提高水平”以求提拔,又不要为怕掉队而继续“充电”。就更不需要去读什么书,自讨苦吃了。
其实,自古以来,读书既有求取功名的一面,还有修身养性的一面,读书不但提高人们的素质,而且提高人们的气质,读书不但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排烦解闷,……没有功利性的读书有时不但不是苦差,而且是乐事。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入迷了,陶醉得忘了吃饭。某院士把读书称之为“享受人类的文明”,说不再工作以后就要好好读他喜欢的文史类书。从“享受”、“兴趣”和“会意”的角度去读书,当然潇洒,何苦之有?不过,当今社会有几个人达到如此境界呢?
这似乎是对国人离书越来越远的一种解释,其实是不圆满的解释。什么才是准确圆满的解释呢?我也说不上来。惭愧,惭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啥读书?